另一种是把一张名家真迹拆成两张,不完整的地方用临摹品接补,这样一张画变成两张来卖,价格翻倍。这种做法也可追溯到北宋,当时有一个败家子将一个家传的名家长卷分成十几张来卖的,也是算计到了骨头里。
这种拆两张的做法有一种非常有技术含量的手法,叫“魂子”。这要求原作年代不能太久,且必须是夹宣纸本的,做法是从宣纸的中间揭开,成上下两层至数层(视宣纸薄厚和作假者手段高超与否来定)。这样,最上面一层是原作,揭开后的下层有墨色渗透过来的痕迹,与原作丝毫不差,作假者只需要再依样做些填补墨色的工作就可以了。
到了现在,作假画基本还沿用以上几种古代流传下来的手法,只是借助现代手段,更让人难以辨识。曾经有人拿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权威杂志中刊登的一幅名家画请人鉴定,结果为伪作。鉴定者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对照了图书馆中同期的这本杂志,才发现原来某人拿来的那本杂志被做过手脚,装订上了印有这张伪作的一页。
现在的印刷品可以直接印在宣纸和绢上,和原作一模一样,没有经验的人是很难看出来的。这种复制品也分高仿和低仿,低仿的印刷品,背面没有渗透过来的墨色,很容易辨别。高仿的,作假者在印刷品背面用墨色晕染了,看起来和渗透过来的差不多,鉴别起来就有了些困难。
更有一些造假者,故意将小名家作品的印刷品洗挖掉名款并改换成大名家的,故意露出破绽,让买家注意力在名款上,以为画是小名家真迹,往往就以小名家画的价格购入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