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东雅容集团董事长张裕轩深深满足自己的现状,集团名字取之于曾国藩的“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他已过了五十,清清瘦瘦的身材,一副知识分子的派头。常年处于上位,又能做到公正自律,自然不怒而威。

他是世家出身,祖上做过晚清与民国的大官。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家族在申东及各地都活得风生水起。

他要求他的家族成员适可而止,切莫沦入“身后有余忘收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地步。

他从来不信,他的家族成员都是精英,个人能力与他的收入相匹配,也不会说出个人能力以外的资本为零的大话。

就雅容而言,早已扩展到全国各地,为了老父亲,他不敢经常外去。由于不能亲临现场,耽误了多少急需决策的事情。不说分公司的事,就说总部,手下智囊团不止一次提出迁往京都,他也不敢答应。

谁叫张裕轩是个大孝子呢。

老父中风后,生活已是痛苦不堪。多年在本地疗养,老人家不愿剩下不多的日子还要颠簸。

一个常年泡病房的老人,对病房产生了依赖,那里才是他的家。

每每身体好转回家的时候,倒是像在做客。

再说,申东的医疗条件,除了特别医疗小组,其他也不比京都差。

张老爷子发病早期,国内想尽了法子,问题得不到解决,他就带着老父亲去国外治疗,折腾了几次,效果仍是不佳。

他也只能遗憾的看着老父亲在痛苦中煎熬。

不是他们家这么好的条件,用无数心血搜寻各种特效药,老人可能早就离世了。

父亲的病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发展,也影响了他的幸福指数。谁家里有个病残的父亲,谁的心里能好受。

这么多年来,也不知请了多少医学专家,中西医都有,结果都是一样。

谁要是解决了他这块心病,那就是他们家的恩人。

接到陈瑞林的电话,泛泛交谈后,并未引起他的重视。也不知是哪个多嘴说的。

他也佩服陈瑞林钻山打洞的精神。

谈了一番经历后,陈瑞林的话语就凝重起来,他以组织性担保,易梓潇比他们省头号专家还要厉害,有办法解决老太爷的病情。

省里头号专家,张裕轩见得多了,但组织性担保,却还是第一次。

反反复复考虑了几天,张裕轩闲闲地对他的老婆罗晓宁说:“我收到一个外地的电话,他说他有办法治好父亲的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