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求和,便该有求和的态度。
陈伯山之言让苏东心中欣慰,并非他的话语多让苏东认可,而是这份态度。
隋朝势如中天,有气吞寰宇之势,隋帝雄才伟略,有并纳四海之志,以至于南朝陈众文武官员气势萎靡,堪忧于未来。苏东并不愿看到这样的景象,他想要的便是让所有的南朝陈官员都自信起来,心怀大志,励治图强。
“众位臣工可还有其他不同见地?”
“臣等皆认为鄱阳王所言妥当。”
苏东本想再听听其他可用意见,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满朝文武的口径竟如此统一,都附言陈伯山。
苏东环顾满朝文武,见百官皆是昂首满志,自信不已,这让苏东不由暗皱眉头。
虽说他希望满朝文武都自信起来,但他所谓的自信并不是这般的盲目自大,以至于丧失理智的判断力。
依陈伯山之言,虽能彰显国之尊严,但实际意义又有多少?
使隋朝之皇杨坚低头,昭告天下,承认他侵犯之错?那样只会加剧隋、陈未来决战之日提前到来,与议和本意彻底背道而驰。
苏东此番在隋朝无力与两国同时开战之时,兵走奇招,已是让杨坚难以下台,若是再过甚威逼杨坚,只怕杨坚会怀恨在心,以至于未来对南朝陈的兴兵提早。
虽说杨坚志在一统,未来必会起兵南伐,但依历史正轨,隋与陈的大战是在七年之后。七年时间,足够悠长,苏东足有把握让南朝陈脱胎换骨,成为一军武强国,无惧于隋朝大军。
但若现在便过甚的威逼杨坚,迫使他昭告天下承认侵犯之错,只怕会适得其反,因为从古至今,从没有任何一个皇帝甘愿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奇耻大辱。若是只因为这一句并无任何实际意义的道歉让杨坚怀恨在心,以至于杨坚在平定突厥五汗王后便立刻起兵南伐,到那时南朝陈该如何防守?
苏东尽握历史,深知突厥五汗王必败,虽而今突厥五汗王势如破竹,但五王并立终究是一大隐患,敌不过军事高度一统的隋朝,隋朝与突厥之间的战争仅仅只延续两年时间便宣告结束。两年时间,哪怕苏东再励精图治,也无法让南朝陈脱胎换骨,成为一个足以力压隋朝的军事强国。
虽说突厥对隋朝的战争会削弱隋朝兵力,但隋朝兵力可是有南朝陈兵力的五倍之多,纵是在大败突厥五汗王之后,也会剩下三十万兵力,还是稳胜于南朝陈,而且经过对突厥之战,隋军会更加精锐。纵算这两年时间内他将南朝陈兵力阔至三十万,于人数上和隋军达到一致,那也不会是这些常年征战、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隋军对手。
“众位爱卿当真再无其他意见了吗?”
苏东再问,有意让殿内诸文武百官多深思考虑。
“臣等附议鄱阳王。”
但令苏东失望的是,众臣依旧附议,甚至想都不想,于殿内交头接耳,有说有笑。
“尚书令袁宪!中书令毛喜!兵部尚书司马申!你三人也同鄱阳王意见一致?!”
“陛下息怒。”眼看苏东已有怒意,尚书令袁宪连忙走出。
“臣以为鄱阳王所言虽可行,但使隋帝昭告天下承认侵犯我北境之错,确实稍有过之。”
“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