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二、通经之法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三十五面,我们看庚二的“通经之法”。

前面讲到的是安忍之道。安忍之道所面对的根机,是一个大乘根机不成熟的众生。什么叫大乘根机不成熟呢?他可能是一个人天种性的众生,追求的是安乐道,也可能是二乘种性的众生,追求的是涅盘之道。所以他不需要中道实相,你给他讲中道实相,他可能会排斥你,甚至于毁谤你。面对这么多的逆缘,怎么办呢?佛陀说四个字就可以了:安忍不动。这是面对大乘根机不成熟的众生。

这以下的“通经之法”就是说,如果你遇到的是可以接受中道实相的众生呢?比方说,他上一辈子学过《法华经》,虽然他烦恼很重,业障也很深,生长在末法时代,但是他无量无边烦恼的深处,里面有一颗摩尼宝珠,他有善根力。那怎么办呢?我们看,面对末法时代有善根的众生应该怎么办呢?

诸聚落城邑 其有求法者

我皆到其所 说佛所嘱法

我是世尊使 处众无所畏

我当善说法 愿佛安隐住

如果到了末法时代,有很多的聚落(聚落就是人群聚集的一些城市,这个聚落叫做小城市)、城邑(是人数比较多的大城市),你来到这些乡村的小城市或者都会的大城市,如果真的有人以真诚心、恭敬心来向你求一佛乘的妙法,就说,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佛陀的知见,佛陀看人生,到底他老人家是怎么看的,你可不可以把佛陀的知见告诉我?他向你求法。

他会向你求法,表示什么?表示他大乘根机成熟了。所以你应该怎么办呢?“我皆到其所”,我要主动到他居住的环境,“说佛所嘱法”,来宣说释迦牟尼佛临灭度的时候所嘱咐我弘扬的一佛乘的妙法,使令众生成就佛种,乃至于加强佛种。

应该怎么说呢?应该用什么心态跟什么方法来说呢?

第一个讲心态。“我是世尊使,处众无所畏。”就是说,我今天来说《法华经》,我是作为佛陀的使者,是佛陀派我来的。所以,从皈依佛陀的角度,我的心中是无所畏惧的,因为是佛陀派我来宣说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方法。“我当善说法,愿佛安隐住。”我一定会以大悲善巧的方式来说法,使令佛陀不必再为《法华经》的弘传而感到忧虑,能够真正地安稳住。

这个地方就是说,一个有大乘根机的人来向我们求法的时候,我们的说法方式:第一个,观想我是佛陀的使者;第二个,善巧方便说法。

庚三、总结誓愿

我于世尊前 诸来十方佛

发如是誓言 佛自知我心

这个地方等于总结前面的弘法的誓愿。

如今我等在世尊前面,乃至于十方诸佛前面,发起坚定的誓愿,前面的面对逆境、面对顺境的各种誓愿。“佛自知我心”,佛陀自然能够证知我心中的菩提愿力。

这一段的<劝持品>主要的对象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面对的境缘有两种差别:

第一个,遇到的是根机不成熟的。根机不成熟很简单,四个字,安忍不动。当然有人会问说,您身为法身菩萨,为什么不跟他辩论,去改变他呢?其实诸位!没有一个人可以去改变另外一个人,不可能,除非他自己愿意改变。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佛教的辩论结果,哪一方是归顺哪一方的,不可能,只有增加戏论。

那要这样子的话,我们不能改变对方,那我一个弘法者的角色是什么呢?我们只能够影响对方,是一个助缘。就是,你已经有善根了,我帮你的善根增长广大,就是这样。我们只是一个助缘,我们不可能变成亲因缘。你完全不相信,我说到你相信,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佛陀说,安忍不动,多说无益,不要做太多辩解。安忍不动,默默地离开就好。这是第一种,就是善根不成熟。

第二种,那如果有人善根成熟,主动向你求法呢?那当然就是善巧方便。“我是世尊使,处众无所畏。我当善说法,愿佛安隐住。”善巧方便。

这两种方法。所以法身菩萨在面对境缘的时候相对容易。

丁五、安乐行品 分二:戊一、文殊提问;戊二、如来垂答

那有人就说,如果是凡位的菩萨,我到末法时代,我也喜欢跟我的同参道友讲讲《法华经》,那应该怎么办呢?凡位的菩萨就看下一段了。我们看<安乐行品>。

我们先看附表第三十一<安乐行品>,就是讲义的第四十八面。

首先我们看解释品目。这个“安乐行”是什么意思,把这个品目解释一下。

一、解释品目

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心安乐,三业清净,故能弘通妙法。慧思禅师云:一切法中心不动故曰安,一切法不受故曰乐,自利利他故曰行。

安乐这两个字有两个解释,一个是约事修,一个是约理观,理观跟事修两种。

事修,是蕅益大师的解释。蕅益大师说:“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安,就是你能够远离各种的障碍跟伤害。你一个弘法法师,起码要让你自己感到安全。第二个,在弘法过程当中,没有各种的忧恼,没有各种烦恼的活动,就叫乐。总而言之,“身心安乐,三业清净,故能弘通妙法”。从事修的角度,就是要远离伤害,远离烦恼。对外远离伤害,对内不要去激发你的烦恼,这样子你才能够弘扬《法华经》。这是从事修。

我们看理观。这个理观就有点深了。就是你在弘扬《法华经》的时候,你尽量做到于一切法中心不动。我们的心是扰动的,一下子想东,一下子想西。为什么会扰动呢?因为我们取相分别。别人跟我们讲什么话,别人给我们什么脸色,其实这个是外境。那外境怎么跑到你内心去呢?外境跟内心本来是不同的法界,但为什么外境的这种境缘会跑到你内心干扰你呢?是我们自己把它取过来,放到心中去分别的。所以怎么办呢?就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不要取这个相状,你的心就保持不动。

第二个,不受。这是关键了。诸位!你如果要行菩萨道,要到众生法界,苦恼的法界去行菩萨道,你最好把你的感受给收起来,不要相信你的感受。你高兴也好,痛苦也好,你就照你原定的计划去做就对了。其实不要说弘法,诸位!一个人能够坚持做功课,也是要把感受收起来,时间到了就去做功课,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如果跟着感受走,你这一辈子大概就一事无成了,因为感受是最容易误导我们的。

所以,你要能够安乐,第一个,对外境不要太在乎,第二个,对你内心的感受也不要当一回事。这就是安乐,这是境界更高了,这是从观心的理观的思想。

这个安乐的意思,我解释一下。法身菩萨安住清净心跟菩提愿,所以对他来说生命没有什么安乐跟痛苦,没有这回事情,他根本就真的离相了。安乐也好,痛苦也好,对法身菩萨根本就不算一回事。

但是凡夫不一样。凡夫的感受是不可能完全关闭的,这是现实。所以你要怎么样呢?你要选择性地去弘法。所以后面会说,有些地方你不能去的。就是说你要量力而为,你根本就没有那个本事嘛!那弘扬佛法就要尽量让你自己保持安乐,如果你承受太大压力,你的弘法事业就做不久了。

修行也是这样。其实<安乐行品>,包括你做功课也是这样。你把功课排得很紧,你一天工作忙完,生活作息完,你可能只有一个小时,你一定要排别人三倍的时间,你这个修行怎么样?不安乐,不会持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一个有感情、有感受的众生。

就是诸位!我们要先了解自己的定位。我们是活在五蕴——色受想行识,我们是业报身,我们深受感受的影响。所以怎么办呢?不管自利也好,利他也好,想办法让自己保持安乐,你这样才能够长长久久。

所以,既然安乐,那表示什么?你不能像法身菩萨无差别地面对所有境缘,有些地方你不能去就不去了。所以后面佛陀会讲到身口意的,就说有些行为你不能做,有些地方你不能去。为什么?保持你的安乐,你才能够长长久久地自利利他下去。

这个地方是讲安乐。凡夫要能够弘法,先让你自己安乐,这是第一个原则。

二、经文要义

(一)上来迹门正宗,三周说法,三根授记,已令声闻人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迹门流通中,佛赞美人法,且劝募弘通妙法之五种法师。前品既得圣众命弘持,今品为教初心菩萨,应加修身、口、意、誓愿等四安乐行,以坚固一佛乘之妙因。

上来迹门正宗,佛陀在迹门正宗三周说法,开权显实,使令整个弟子们进入佛陀的知见,最后成就授记。这当中令声闻人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这是迹门的正宗。到了流通分当中,佛陀在<法师品>赞美人法,赞美受持《法华经》的人——五种法师,赞美《法华经》的法,这个法是成佛的捷径。而且到了<劝持品>劝募弘通妙法的五种法师。所以前面的<劝持品>是得到圣众来弘持妙法。圣众是什么?是法身菩萨。

那么这一品是谁来弘传呢?是凡位的菩萨,外凡资粮位的菩萨。外凡资粮位的菩萨是什么特色呢?内心有烦恼,而且善根又薄弱,是这种人来弘扬佛法,所以佛陀必须要安立四安乐,身安乐、口安乐、意安乐跟誓愿安乐,用四种法来保护,或者说是坚固我们的善根。也就是说,你要弘扬佛法,你要先让自己的善根不受伤害,这是前提,你要把自己脚跟先站稳了。所以佛陀讲出四个法来保护自己,身、口、意、誓愿。

(二)佛说四安乐行,即承先启后。承先者,佛以四安乐行为末世中佛弟子自行化他之轨范,以成一佛乘之因。启后者,即此四安乐行,用以开启后文之本门正宗,以成法身之妙果。即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前后相成。

佛陀说四安乐行不完全只是保护你的善根,它还有怎么样的作用呢?“承先启后”的作用。承先,就是加强前面的迹门,加强我们一佛乘的因地,这是承先;启后,就是开启后面的本门,开近显远的本门,以成就未来法身的妙果。所以这个安乐成就因地,也是从安乐成就果地的法身。所以“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不管是因地的称性起修,或者果地的全修在性,对凡夫来说,想办法在你修行弘法的过程中保持安乐是关键。它是通因通果的,“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前后相成”。没有安乐就没有长久的菩萨道,是这个意思。

看第三。

(三)本品所说四安乐行,一一皆以止、观、慈悲之妙行,成大乘戒定慧之三学,以此而导正身、口二业,导正意业,导正誓愿。如大论云:因名止行,果名断德。因名观行,果名智德。因名慈悲行,果名恩德。因名三业,果名三密。是故初心欲修圆行,入浊弘经,为浊所恼,自行不立,亦无化功。佛为是人,示四安乐行也。

这个四安乐行有身、口、意、誓愿,其实它真正的修法只有三个:一个是止行,一个是观行,一个是慈悲行。

止,就是你要有方法调伏你自己,就是外境刺激你的时候,你怎么样能够把你自己的烦恼调伏下来。这个是讲到持戒跟修定。

观行,就是你要有办法引导你自己。但这个引导,这个观,跟我们理观不一样。诸位!我们在讲理观的时候,是一个生命的整体观,那是一心三观的即空即假即中。这里的观是属于对治观。对治观就是说,有可能修空观,修空观是引导到清净心;有些地方是在修假观,特别是口安乐跟意安乐,修假观,引导到菩提愿。身安乐的修空观是引导到清净心。所以这个观是指空假二观的一种引导。

第三个是慈悲,慈悲的誓愿。

也就是说,以止、观、慈悲成就大乘的戒定慧。这个戒、定是止行,调伏;慧是观行,是引导。我们就是用止、观跟慈悲三法,首先调整我们的身、口二业, 接着调整意业,最后端正我们的菩提愿。整个修行四安乐行,虽然它的所缘境有身、口、意、誓愿,其实它的方法就是止、观跟慈悲三种。

为什么用止、观跟慈悲呢?因为止最后成就断德,观成就智德,慈悲成就恩德,整个佛陀的三德——断德、智德、恩德就都成就了。因名身口意三业,最后转成佛陀的三密的妙用。

初心菩萨想要修圆教的一佛乘的妙行,甚至于要入五浊恶世弘经,为外在的五浊恶世的众生所干扰,“自行不立,亦无化功”,所以佛陀讲四安乐行来让他保护自己。这个是讲到凡位菩萨的自利利他,要以安乐为本。

戊一、文殊提问

我们看讲义第二百三十六面,丁五的“安乐行品”。分两段,先看第一段。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尔时,就是佛陀讲完<劝持品>以后,文殊师利菩萨仰仗佛力就白告佛言:世尊!前面的法身菩萨发愿在佛陀灭度以后弘扬《法华经》,甚为难得。为什么呢?因为心中依止敬顺佛故,发大誓愿,所以他能够在恶世当中护持、读说是《法华经》。世尊!如果是一个凡位的菩萨,发愿在佛陀灭度以后的五浊恶世来弘传《法华经》,他要怎么样弘传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

法身菩萨跟凡位的菩萨遇到逆境最大的差别,就是法身菩萨他内心没有烦恼业力,所以他没有所谓的内忧,他只有外患。凡夫就复杂,凡夫他本身就有问题。我们凡夫本身,就算你不会弘扬佛法,我们本身就有内忧,再加上外患,那就不得了了。所以我们必须怎么样?选择性地弘法。就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心本来就有地雷,那外境再刺激一下就不得了。

所以法身菩萨对于逆境的安忍不动,很简单,只要两个理由,第一个敬顺佛故,第二个发大誓愿,他任何的坎就迈过去了。但是凡夫就没那么简单了,凡夫不能够无差别地面对所有境缘,他必须怎么样?选择性地弘法,修四安乐行。我们看怎么选择。

戊二、如来垂答 分三:己一、总标章门;己二、详释方法;己三、行成之相

己一、总标章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