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六、挟权难问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百二十八面,我们看庚六的“挟权难问”。

舍利弗尊者用权法,就是用藏教的事修法门来问难。藏教强调的是业感缘起,跟《法华经》讲的真如缘起是不太一样的。我们看,舍利弗尊者怎么从业感的角度看龙女成佛这件事情而产生疑惑。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舍利弗也是示现,舍利弗前面都已经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了,他也不可能不知道理观事修的关系,但是他为了解除众生的疑惑,就示现提出一个问题。他说,龙女!汝谓不久当成无上道,是事难信。你马上可以成佛这件事情很难让一般人相信。

为什么呢?因为“女身垢秽,非是法器”。女身,从外表的业报身来说,是垢秽不净的;从内心来说,她的我法二执相对来说比较重,所以她障道,她不是一个很好的修行的法器。所以,怎么能够用这个畜生道又是女身的身体来迅速成就佛道呢?毕竟佛道是旷劫久远,要经过无量劫的修学的时间,而且勤苦修行,而且要具足六度万行,然后才能成佛。

“又女人身,犹有五障。”女众有五种障碍:第一个,不能做大梵天王,这个是三界主;二者帝释,这个是欲界主;三者魔王,这个魔王是整个魔眷属之王,统领整个三界的魔眷属;四者转轮圣王,这个是人间主,统领四天下;五者佛身,这是十法界所皈依。就是女众的这个色身不可能变成这五个,这五个一定是要现男身相才可以的。这五个当中有一个佛身,所以也就是说,他用业报身来判定,女身是不能够迅速成佛的。

他这个意思就是,从业感的角度,女众的色身的业障,是比男众的业障稍微多一点。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重点,就是说,佛道久远,经无量劫勤苦积行乃成。你说你会成佛,这个我们相信;你说你要马上成佛,那表示你在菩萨道已经走到尾端了;既然走到尾端的时候,合理地推论,你业障应该消了,功德也增长了,你不可能再现女众身了。从业力的角度的确是这样。他就不提示现这个问题。第一个,佛道久远,经无量劫,勤苦积行乃成,所以如果说你是马上要成佛了,是菩萨道的尾端了,你不可能现女众相。第二个,女众相是有障碍的。因为女身是不能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世诸佛都是现男众相。所以他用业报的相状来问难龙女的马上成佛这个概念,用三藏的权法来问难真如缘起。

庚七、献珠除疑

我们看龙女怎么回答。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

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龙女对于舍利弗尊者的问难,其实她没有回答,但是她做了一个重要的动作,就把她身上的一个无价的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拿出来以后供养佛陀。佛陀怎么做呢?佛陀当下就接受。

那龙女用宝珠供养佛陀这个动作,就请问智积菩萨跟尊者舍利弗。她说:我献宝珠,世尊纳受,这个事情是不是很快?我拿出来,佛陀接受!

就是表示,看你是成什么佛。如果你成的是应身佛,那当然就是要旷劫久远地修学;但是如果是理观的佛,强调的是一念相应一念佛,这个跟业报身没有关系,就是禅宗经常说的直下承当。佛陀说你这一念心是清净,那看你要不要承当,关键在这。你要不承当,那给你一百劫也没有用;你要承当,那当下就是。有人问,师父!我的心到底清不清净?这个问题不能问我,要问你。你要能够接受你的自性本自清净,那你当下就进入清净的领域里面;你要犹豫不决,那你就不清净嘛。所以,理观的智慧就看当下,跟时间没有关系。你要不懂,就给你一万劫也没有用。

所以她用这个“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来表达理观的当下的直下承当,就是这个事情速度很快。所以舍利弗说:是的,是很快。这个时候龙女就说,汝以神通力观我成佛,会更快于我献给佛陀宝珠的速度,更快!

当然,她这样讲她必须做到。“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所以,这个法身的应用不可思议,那种自在力!他就从一个畜生道的女众变成一个男子之身,而且当下具足六度的功德,然后往南方的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这个地方成等正觉是应身佛了。

我们待会儿来解释,为什么她法身能转成应化身。

所以你看她应身佛就怎么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诸位!这个地方的关键来了。法身、应身之间的转换,蕅益大师用八个字来解释这句话,“法身示现,不可思议”。

我们前面说过,初地以上的法身,他可以有一百个分身,对不对?二地的法身有一千个分身。当然分身不是表示他一定要现佛身。那么龙女是怎么样呢?她在娑婆世界现出龙女相,这是她其中一个分身,但是其实她同时在南方的无垢世界现出的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应身佛。当然有人说,这个应身佛怎么没有出生、出家而是直接成道呢?蕅益大师说,应化身的示现不可思议,他没有固定的章法,不一定说一定要经过什么过程,他是随缘,随众生的因缘而显现。

但是,应身佛相对困难,我们举一个例子。比方说,你成就法身以后去示现应化身,不像我们得业报身那样简单。业报身你只能一个果报体,你到三恶道去就真的到三恶道去了,你到天上就真的是到天上去了。除了那个业报身,你没有其他果报体了。我们业报身只有一个果报体。那个果报体在哪儿,就把你的业力、你的想法全部带走。

但是,成就法身的菩萨就不是了。他一个法身同时示现一百个果报,就像电视荧幕,同一个荧幕有一百个频道,你可以有一百个节目、一百个人物、一百个故事显现出来。所以蕅益大师说:诸大弟子并是法身应现,处处垂迹不同,安知不于他界同时示现成佛耶?

蕅益大师举例子。比方说你看迦留陀夷,迦留陀夷是六群比丘,到处惹事生非,你现在看到他今生是迦留陀夷,但是你怎么知道他这种法身,在十方其他世界不能示现庄严尊贵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所以法身示现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有一条要注意,分身要现什么相状都可以。欸,我这个人就喜欢现畜生道,你就现畜生道。所以,分身如果是显现六道相,倒也没什么好修习的,你只要发愿,随时可以现。但是你的分身如果要现应身佛,你这个分身要现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那对不起,你一定要经过事修。这样懂吗?

分身,就是说,我们前面说过,初地菩萨他可以有多少分身?一百个分身。不表示他可以同时现出一百个应化身。应化身是要事修,要修来的。比方说我今天是一个初地菩萨,我可以选择只现三个分身应身佛,其余九十七个就是随类化身。我变成一个毛毛虫,做毛毛虫之王,度化过去有缘的。刚好他们也做毛毛虫,我来度化它们。我做鹿王,做蛇王,这个分身都可以。这种东西都不需要什么事修的,这个叫随类化身。但是你要现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统理九界众生的八相成道的应身佛,那对不起,一定要经过事修。

所以蕅益大师说,你别看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迦留陀夷处处造罪,但是你有没有想到,你安知他不是在他方世界已经示现了应身佛了?

所以这个法身,成就法身的人是不可思议的。就是说,龙女,你眼睛看她今生,你今天看到她是一个畜生道,其实她同时在南方世界是“坐宝莲花,成等正觉”。所以这个地方就破除我们对相状的执取。

你看,我们佛教徒很喜欢去问一个问题,观世音菩萨到底是男众还是女众?其实,你问这个问题就表示你水平就不高了。他可以现男众,也可以现女众,很简单嘛!当然,我们从业力的角度,我们一般的都是从诸法因缘生的角度,我们很难从真如的角度来看。其实他是可以一为无量。从业报的角度,喔,这个是男众,这个是女众,其实观世音菩萨的内心也不是男众,也不是女众,他就是一个清净法身,他的本质就是清净法身。所以这个地方就颠覆了我们对于业力的思考。

庚八、时众得益

我们看大家知道理观事修不二的时候,有什么好处?

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

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

“时众得益”这个大众,不是只有娑婆世界,也包括无垢世界,无垢世界也看到了这一幕。所以尔时,此土的,娑婆世界的所谓的菩萨、声闻,还有人非人等,这九界众生,都遥见南方的无垢世界龙女成佛,坐宝莲花,而且普为大众说法。大家非常欢喜,在远处礼敬。

此土的众生,因为看到这个法身功德不可思议——他同时能够分身现出龙女相、现出应身佛,所以大家对这个理观的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生起信解而成就不退转,乃至于因为如此的修学而蒙佛授记。彼土的无垢世界,也因为如此的因缘说法,大地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因此而成就不退转,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

就是说,大家对于理观的修学,还不知道这个妙用。就是说,我修这个理观到底有什么好处?佛陀告诉你,好就好在你未来能够有自在力,法身示现不可思议。你可以同时示现业报身,你同时也可以示现三十二相的应身佛。就像龙女一样,在娑婆世界现出龙女相,在无垢世界现出应身相,所以这是不可思议。

庚九、大众信受

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佛陀讲完<提婆达多品>以后,智积菩萨、舍利弗尊者,一切的与会大众,对于理观、事修这两种妙法都信受奉行。

<提婆达多品>等于是引证,佛陀不跟你讲道理了,实际引出这个路到底有没有人走过。一个道理,它必须具备可修性和可证性。当然佛陀引出的这两个是比较极端的例子。

一个是释迦牟尼佛,他生生世世为提婆达多所障碍,他完全靠自己的精进力,突破而快速成佛。按说,释迦牟尼佛的成佛,按辈分来说,他应该在弥勒菩萨之后。因为弥勒菩萨是他的学长,弥勒菩萨生生世世都是示现做他的老师的。那他为什么跨越弥勒菩萨呢?就是由于提婆达多善知识。

佛陀的意思就是说,你不要埋怨你的逆境太多,从事修的角度就是,你要把它当作逆增上缘。你看释迦牟尼佛,提婆达多不断地给他刺激、障碍。他做一个佛,提婆达多就要变成新佛!所以他就是从逆缘当中成长。第一个,逆缘。

第二个就是业报身。当然,逆缘所强调的是什么佛?应身佛,事修。那么龙女呢?强调理观的法身佛。她虽然是现一个业报相,但是内观真如跟你烦恼重不重、业障深不深没关系。

所以这个地方佛陀举出了业障的相状跟逆缘的相状,来示现两种成佛:成就事修的应身佛跟理观的法身佛。这两个故事当然都很感人,释迦牟尼的舍身命手足,龙女的转身成佛。

那么净土宗,我们说一说净土宗的带业往生。其实净土宗可能更偏向于龙女的成佛方式。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净土宗的特点是时间紧迫。没有一个人规划说我来生才往生的;你说来生再往生,你讲这句话,那等于表示你不是修净土宗的。因为来生谁知道呢?净土宗你今生就要成就。净土宗的好就好在它可以带业往生。

但它也有缺点,它没有时间等你。你说我走难行道,我不着急啊。我今生只要怎么样?我增上就好了。所以你看难行道的人,其实他没有时间压力。净土宗其实某种程度上有时间压力,因为临命终就看输赢了。所以净土宗没有太多时间让你事修。当然这个也不是重点,净土宗的成败是怎么样?理观的智慧,看谁能够把业带走。

诸位!你学过唯识学就知道,业力是跟你的心识有关系的。你心收起来,心若灭时罪亦亡。所以,临终的正念不是偶然的,取决于你晚年的收心。说你这个人念佛念得那么多,你一天念三万声佛号,那不表示你会有临终正念;要看临命终的时候你的所做所为,你的心是不是在往内收。如果你今天没有收心,那么你在佛堂当中念佛很专注,出来以后还是攀缘,那表示你这个业力没办法带走,你这个业力是不可携带。那你临终的时候会变成怎么样?你的愿力现前,你的生死业力也会现前。那对不起,它是熟境界, 你的愿力绝对抵不过你的业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