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见菩萨”,有的菩萨他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他也会遇到特殊情况),用身肉手足或者妻子来布施。那么干什么呢?追求无上菩提。比方说,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割肉喂鹰、舍身饲虎,都是舍身。
再看最严重的布施。“又见菩萨”,以“头目身体,欣乐施与”。那等于是舍命了,把头、身体舍出来。那么干什么呢?也是“求佛智慧”,也是回向无上菩提。
也就是说,权位的菩萨在没有接触《法华经》之前,他不能直接契入光明然后再创造功德,他只能在光明之外创造一种功德庄严,然后再回向菩提,把它往光明的地方带。
菩萨的功德是有六个。现在有个问题了,为什么把布施排第一个?布施是一个福报,跟佛道其实没有直接关系。是的,福报跟智慧、跟菩提没有直接关系,它只是一个助缘。为什么佛陀把布施放在菩萨第一个功德呢?它的理由,佛陀说:“贫苦多怨,横结恶缘。”他说,你如果不布施,你这个菩萨整天就修止观,没错,你的智慧会慢慢靠近佛陀,但是你有一个问题,这个是现实问题。因为菩萨不到涅盘去,所以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假设他没有求生净土的话,那么他必须要借假修真,他要借这个五蕴的果报来进行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如果他不修布施,他会堕入到一种非常贫穷的境界,比方说贫民窟。在没有福报的加持之下,即便他有智慧、有道心,但“贫苦多怨”。因为你是一个凡夫,如果遭受到太多不公平的刺激,你很容易个性偏激。
其实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大乘菩萨自己很痛苦,却会去关怀别人。很难!你不能对一个凡位菩萨用这么高的标准。所以佛陀知道,凡位的菩萨必须有福报保护。就是你有福报撑着,至少你不能堕入到太过贫穷,否则的话,你自己很多很多怨恨。然后,还不是这样子而已,还会“横结恶缘”。你没有福报,别人看到你也不欢喜。别人看到你不欢喜,你怎么度化摄受他呢?
所以,两个理由:第一个,你没有福报,可能会破坏你的菩提心。所以很多人为什么走上声闻道呢?他其实痛苦刺激太厉害了,他对三界有一种偏激的怨恨,所以他就离开了。你看声闻人,他不强调布施,因为出离心越痛苦越好,他不差痛苦的刺激。但是你要行菩萨道,对不起,你先要有福报。这是两个不同的路。你要走声闻道,没有布施这回事,声闻道只有戒定慧这三件事情,佛陀并没有把布施放进去。因为声闻道有没有布施差别不大,它根本就不列入考虑。但是你要走菩萨道,布施就很重要:第一个,你要有个安稳的环境来保护你的菩提心;第二个,你必须跟众生结善缘。
那么这个布施的概念是怎么生起的呢?经论上说:“诸未施财无常灭,由施反成有财库。”就是菩萨他养成一种布施的习惯,需要有一种智慧带动。他怎么观察?就是说,我这一生有很多的资财,我有的用得到,有的用不到。用得到的也就罢了;用不到的,我如果不把它布施出去,我死亡的时候就完全消失了。如果在我死亡之前把我用不到的东西布施出去,我会创造一种来生的财库。
比方说,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讲一个譬喻说,森林里面起火了,那么有两户人家做了两个不同的事情:有一户人家就用水去救火,但这个火太大了,最后房子烧了,什么都没有了。他想救火,这个观念错了。有一户人家是有智慧的,他不救火,他赶快把里面珍贵的珍宝拿出来。房子烧坏了,但是他珍宝拿出来以后,他到了其他地方又盖了一个房子,继续生活。龙树菩萨说,去救这个房子的是凡夫菩萨,他爱着自己的身心世界,结果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菩萨知道他还有来生的生命,他会事先为来生的生命布局,赶快把里面的东西通过布施转成来生的财库。所以,布施的观念就是说,想办法把你暂时用不到的果报换成来生的资粮。你反正还有来生嘛。
你说,欸,我到净土去了。到净土去你也要福报!我们以后会讲到三辈九品。这个判教,除了智慧,福报也是影响品位的一个因素。就是说,“诸未施财无常灭”,反正你不布施最后你也带不走。那么如果你还有生命在的时候,你通过布施,它会转成一个来生的财库。这个是菩萨布施的概念,把暂时的果报换成未来的波罗蜜、未来的功德。
癸二、问戒
我们看癸二的持戒。
文殊师利 我见诸王往诣佛所
问无上道便舍乐土 宫殿臣妾
剃除须发 而被法服
前面的布施是成就福德,这里的持戒是断除有漏,断除有漏的因缘。我们看它是怎么断除有漏?
弥勒菩萨就说,“文殊师利”,就称呼了文殊师利菩萨。我还看到什么呢?我还看到在光明当中有很多的国王。这个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举国王呢?因为菩萨从资粮位开始修学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修布施以后,到了资粮位的末段,来到人世间,他只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做大富长者;第二个,做国王。因为他布施的福德力很大,这个自然招感的。
作为一个国王,他当然是尊贵荣耀。他去亲近佛陀的时候,请佛陀开示无上甚深微妙的法门,佛陀可能跟他讲出世的解脱道或者讲大乘的菩提道。假设佛陀跟他讲出离的声闻之道,那么这个人听到以后,就舍弃了心中好乐的国土(舍弃国土等于舍弃王位了),也舍弃了宫殿,把自己住的地方也舍掉,乃至于自己的臣妾奴仆都舍弃了。干什么呢?就剃发出家而被上法服,走上了修出世的道路。
这个布施以后为什么加一个持戒呢?因为布施很自然会让菩萨积集广大的福德,他的福报会现前。福报现前以后,有可能会激发菩萨的放逸。一个人没福报,什么事都没有,你不会放逸。有福报的人一旦高慢,他就放逸。放逸以后他就创造很多的生死业缘。
诸位!我们的人生只有两种力量:一个叫做愿力,一个叫做业力。一个是往上超升的,一个是往下堕落的。净土宗也是这样。净土宗你可不要把生死业缘拉得太重,否则你这个佛号上不去。生死业缘跟福报是有明确关系,福报越大的人,就很容易创造一些放逸、享受,然后就创造很多生死业缘。所以佛陀必须要制戒,让菩萨有所克制。
所以《大智度论》讲一句话说,佛陀为什么制这些戒法呢?他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佛陀举出两个例子:一个孔雀、一个鸿雁。他说,作为一个菩萨,你有两个选择,你最好选择做鸿雁。如果你把过去生的福报开始享受,那么你就像孔雀一样很庄严。但是孔雀身体太重了,所以你飞不起来。鸿雁不是。鸿雁知道福报的时候,它把福报当做一种自利利他的资粮,结果它变成鸿雁,它可以高飞。
佛陀讲完布施以后,他提醒所有的菩萨一件事情:我不管你福报大不大,你最好有所节制。就这个概念。福报一大的时候,你一享受,你就变成孔雀了,你再也飞不起来了。就是说,你是想做一只孔雀,还是想做一只鸿雁!就这个概念。
就是说,福报有两种可能:第一个,它障碍你往生,障碍你成就菩萨道。这第一种可能。因为你不会善用福报,你在福报里迷失自己。第二个,你善用你的福报,它变成你修道的资粮,它能够保护你的善根不受干扰,不受外界的干扰。
所以佛陀讲完布施以后马上就讲持戒。第一,你用布施创造了福报;第二个事情,你最好善加利用你的福报。你如果福报操作错误,你就变成孔雀,就这样子。
福报没有对错,所以佛陀就必须制戒,讲三皈五戒,讲八关斋戒,讲出世的戒法。在家就受三皈五戒,出家众受声闻戒。重点就是,通过持戒,佛陀画出一条红线,就是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佛陀把这条线画出来。你踩到这个红线,就碰到了生死业缘,就提醒你了,请你注意了。是这个概念。
癸三、问忍
好,我们看忍辱波罗蜜。
或见菩萨 而作比丘
独处闲静 乐诵经典
菩萨通过布施创造福报,通过持戒好好地善加克制自己的欲望,接下来就是要保持自己的功德,让它不退失。怎么保持?我们看。
“或见菩萨”,或者在光明当中见到有一种菩萨,“而作比丘”。这当然是以比丘为代表。蕅益大师说,菩萨其实是通于四众了,只是说比丘比较尊贵,以他做代表。你要是在家居士,也是这个道理。
他是怎么修忍辱呢?“独处闲静,乐诵经典。”这个忍辱有两个重点:一个叫生忍。作为菩萨,你要经常远离愦闹,在一种安定的环境当中来修学,这个是众生法忍。众生法忍就是对于恶逆的因缘,比方说你要闲居静处,你要忍受色身的饥寒,或者是内心的躁动、内心的寂寞等等。这种对内外环境的安忍随顺,叫生忍,叫“独处闲静”。
第二个更重要,就是法忍,“乐诵经典”。诵经为什么要忍呢?这个忍就是安忍随顺。就是说,大乘佛法跟声闻法最大的不同,它是一个不思议境。你说,欸,你业障深重,你好好地念这句佛号,临终的时候,“但凭六字出乾坤”,就离开三界了,这件事情不可思议。不可思议,那怎么办呢?我们只能选择相信。就是对于甚深不可思议的法门要选择相信。
佛法是这样,佛法跟世间法是相反的。世间法是先怀疑,再找答案;佛法你一怀疑,你就永远找不到答案了,永远没有答案了。佛法信、解、行、证,第一个叫做信。这个忍就是说,对于甚深法,这个道理我不懂,但是我选择相信佛陀,这个叫做法忍。
生忍、法忍,还有一个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特别对空性,对我空、法空的真理安住随顺,就是无生法忍。这个是初地以上境界了,我们凡夫只有两种,叫做生忍跟法忍。
其实忍辱它不是一个什么法门,它是一种个性。忍辱跟精进这两个都是一种性格。忏公师父说,修行的成败跟个性有关系。他讲的就是忍辱跟精进。一般来说,比较有道心的人、出世心比较强的人个性都比较刚强。这个时候如果你个性调不过来,你的成就就不大了。一个菩萨的个性要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就是忍力中有行力、行力中有忍力。
初学者最重要的,我觉得一个人忍力很重要。一个初发心的在家居士或者初发心的出家众,我可以告诉你,你的成败前面五年大概决定了。为什么呢?你说,我的时间还很长,我那么年轻!这跟年不年轻没有关系,这叫做先入为主。你五年当中什么都不学,你也不想去学教理,就整天做慈善事业,你这一辈子就走上这条路了。你说,欸,我晚年再来学。你不可能学了,你养成习惯了。出家众更明显。我个人带过佛学院,我带过一两百个出家师父。你大概看他前五年的表现,把它拉长就是一辈子。你看他后面就是这样子了。所以你这五年一定要忍得下来。
其实学佛是这样,菩萨道也是这样。它是三阶段,前面这一段要好好静下来。你千万不要学佛以后就开始做有的没的,你先搞清楚什么是佛法的道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你做什么事有个分寸。前半段是先自修,然后才去行菩萨道,最后才是收尾,又回到静修。如果你学佛以后,教理什么都不学,就在日常生活里面做义工,你这辈子就这样子了。因为什么?因为定型了。
这个人他走这个路,他今天走一次、明天走一次,你看这个草,走久了以后,这个草丛就走出一条道路。你看,有些人不学教理,他自己也会搞出一套道理出来。愚痴不可怕,但是你长时间愚痴会变成邪见。因为你有样学样,没有样你就自己乱想,你会想出一套道理出来,而这个道理往往是似是而非。诸位!如果道理你想得出来,那么佛陀干么要出世?是吧?你想想看,说你自己从生活中能够体验道理,那佛陀就不需要出世了。
我们看看佛陀讲忍力,说“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这初心菩萨就是这八个字!“独处闲静”,你一个初心菩萨,什么都不知道,你好好地学教理,搞清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是功德、什么是过失。你不要一辈子创造了功德,也创造很多过失,到晚年再来后悔,来不及了!你一开始就要把这条道路怎么走搞清楚。
这个就是忍力。这个大概五年是关键。
癸四、问进
好,我们看精进。
又见菩萨 勇猛精进
入于深山 思惟佛道
我们前面说过,菩萨的个性,一方面忍,调柔善顺;一方面要勇猛精进。我们看这个行力是怎么回事。
“又见菩萨”,弥勒菩萨说,我又在光明当中见到某一类的菩萨,他“勇猛精进”。这个精就是专一,他在某一个时间锁定一个专一的法门,或者念佛,或者持咒,或者拜忏。第二个是进,它是辗转相续不间断。专一、相续。
那么他是怎么专一、相续呢?“入于深山”,就是他远离愦闹,息诸缘务,到人烟稀少的地方。干什么呢?“思惟佛道”。什么是大乘的中道实相,什么是父母未生之前我们本来面目。当然这个思惟也包括学习了,学习思惟、思惟学习。
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我个人觉得相续更重要。我自己在佛学院做教务主任的时候,我很怕一种人,就是,“主任,三年之内我都不下山!”就这种人,我很怕。“主任,我一天拜一千拜。”这种人我更怕,因为这种人过不了多久就离开了。这种偏激式的修行,他没办法持久。所以你看看你身边的人,周遭环境看一看,只要在修行的跑道上一开始跑得很快的,到最后,跑道上找不到这个人了,反而只见到那些慢慢跑的。其实,我最喜欢听到一句话说:“我一天拜两百拜。”我起大欢喜。你去注意看吧,凡是一开始起跑点跑得很快的,到最后这个跑道找不到人了,人没了。
所以,忏公师父说,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所以这个老人家,真的姜是老的辣,能够有经验。诸位!我告诉大家一件事情,修行是马拉松赛跑,它不是短跑。你跑得快没有用,看谁跑得长才算。所以你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定课。我们很怕初学者就开始乱冲,你知道吗?因为你修行遇到了挫折,当你退转以后,心中会产生一道很深的阴影,你的自信深受打击。而这种打击,你除非修空观修得很深,否则很难磨平。而且你太过激进,很可能你急于速成,在《小止观》说,你很可能会心外求法,追求感应神通,很可能着魔,因为你太快。所以我们很怕一个人说,我闭关三个月、我一定要成就念佛三昧!这个很危险,因为你急于速成,很容易着魔。
修行,我讲实在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把结果放掉;然后老老实实,该干么干么。时间到了去拜佛,时间到了去打坐,时间到了去看经典,就是点点滴滴。你有成就,你自己会有感觉。这个是几十年、三四十年这样子干下去的,可不是三年两年。
所以,精进,就是你要创造一种相续的修行。诸位!你一天只拜一部八十八佛,没关系。你拜三十年,不可思议!你说我一天只念一千声佛号,你念三十年,也不可思议!为什么?因为它辗转相续。这个就是修行,滴水长流则能穿石。你看过哪一个暴风雨把石头穿破没有?没有!暴风雨只会把石头带走,会把石头穿破的只有一种,叫做小水滴。
所以你一定要知道,这个忍力跟行力,虽然不是特殊的法门,但是你的忍力跟行力的性格养成,影响你一生的成败。基本上初学者把核心放在忍力。老参没有什么忍不忍。老参他事情看多了,他就是没有动力了,悠悠泛泛。老参要把重心放在行力。总之,忍力跟行力都很重要。
其实前面的四度都是道前基础。修布施,成就福德;修持戒,佛陀画出一条红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你踩到这个红线就是生死业缘;忍力、行力就是菩萨的个性的刚柔并济。禅定跟智慧就是整个菩萨道成就无上菩提的正修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