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讲堂,堂内大多数座位已经坐满。

姚名成坐到自己左后方座位上,将箱笼和食盒放在脚边。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

日复一日的晨读朗诵,进行到梅先生走入讲堂为止。

卯时过半,讲堂内朗朗读书声渐歇。

按照座位顺序,梅先生开始检查每位学生背诵功课,不止要听他背诵近几日学到的学记,少仪,大传这几篇。

同时还要抽查以前背诵的书籍内容。

还未轮到自己上去背诵时,其余生员皆是目不转睛盯着桌上典籍,心口默诵巩固。

等检查完所有人背诵功课以后,时间已然默默来到辰时三刻,梅先生起身准备正式开始今日讲学。

“前日下学时,讲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谁能起来为我解释其中意思?”

话音落下不过刹那时间,堂内有积极好学者昂然起身。

“先生,我认为此句意思是说,善于学习的人,能够让他的先生感到很轻松,教导的很有效果,并能感激先生。不善于学习的……”

梅先生闻言微微颔首,面露微笑,挥手示意他坐下。

“讲的很好,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再往后的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谁来解释意思?”

堂内不断有人起身回答他的问题。

直到“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这一问题自梅先生口中出现。

片刻时间过去,堂内仍无一人起身回答。

原因很简单,在座四十余位生员,没人有这个自信一定能解释正确。

与其用一知半解惹得梅先生发怒,倒不如实事求是装回哑巴,虚心听取其他有才同窗的指导,或是直接由梅先生来解释意思。

此番景象,其实也早在梅先生预料之中。

“大”之一道无关生员往日学识积累,全凭自身儒道领悟。

在座生员之中无人贸然起身,仅凭个人猜测来回答这个问题,已经很让他满意了。

不过话是这么说,他依旧需要借此机会来看看,堂内那些受他器重弟子们的儒道领悟如何,能否达成他内心期望。

“学文,你起来尝试解释下这段话意思。”

被梅先生点到名字的是位弱冠青年,平日在县学内素以“博览群书,勤学笃志”闻名。

“先生,生员粗鄙,只能堪堪看懂大德不官,讲的是拥有极大德行的人不必拘泥于做官。大信不约,守极大信用的人无需立下诺言。至于这大道不器,大时不齐……”

弱冠青年似是感到羞愧低头,越往后面,其声越似蚊蝇微弱。

“嗯,坐下来吧。”梅先生脸上自始至终没有表情异样。

“大钧,你起来尝试解释下这段话意思。”

第二个被点到的人是位少年,看起来年纪比姚名成还要轻几岁,岳县县学内出了名的神童李大钧。

“先生,学文兄讲的大德不官,大信不约意思我都赞同。大道不器我也不懂,大时不齐,我认为应该指的是一年四季,各不相同的意思。”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