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曲阜尼山,沂河之畔,陈生每日在河上捕鱼,生活虽清苦却平静安宁。

一日,陈生卖完鱼往家走,路过沙滩时,瞧见一位白发苍苍、面容憔悴的老妪蜷缩在一块石头旁。陈生心生怜悯,赶忙上前探问。老妪颤抖着说自己腹痛难忍,好似旧疾复发。

陈生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放下鱼篓,飞奔去找镇上的郎中。郎中赶来为老妪诊治后,称并无大碍,只是饮食不节所致,开了几副调理的药。陈生不仅付了诊金和药费,还将自己仅有的干粮和水送给老妪,如此一来,他这一天的收获算是全搭进去了。

他搀扶着老妪回到自家那破旧的小屋,陈生的妻子也是个心地仁厚之人,知晓事情原委后,赶忙为老妪煮了一碗热粥,悉心照料。几日后,老妪身体渐渐康复,洗漱过后,竟透着一股祥和之气,仪态端庄。

老妪欲辞行,陈生得知老妪无儿无女,亲人皆已离世,且自觉大限将至,已选好安息之地,死后自有邻里帮忙料理后事。陈生念及老妪孤苦伶仃,苦苦哀求她留下,说自己父母早亡,愿为老妪养老送终。

老妪颇为感动,长叹一声道:“临了能遇着你们这般好心人,善者必有善报。我便破一次例,助你们一臂之力,再留一日。”

夫妻二人闻言大喜,老妪独自外出,陈生欲相随,却被老妪阻拦,示意他安心等候。日暮时分,老妪归来,满面春风。用过晚饭后,便回屋歇息。

次日,老妪领着陈生来到河边一处极为隐蔽且看似荒芜的角落,告知他在此搭建住所,日后陈家必将福泽深厚、诸事顺遂,但切不可向外人多言。陈生面露难色,称自己囊中羞涩,无力建房。老妪让他先搭个简易的竹棚,住下后切勿随意改动,陈生连连点头。

几日后,陈生搭好竹棚,一家人迁入其中。村民们见了无不感到诧异,纷纷前来问询,陈生只是笑笑,并不作答。自那以后,陈家的日子逐渐有了起色,陈生不再仅仅出海捕鱼,而是购置了一艘小船,做起了鱼货生意,收入颇为可观,后来更是开了一家鱼味商铺,生意越做越红火,家境殷实起来。

村民们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向他讨教致富之道,陈生牢记老妪的叮嘱,只是微笑不语。多年后,陈生的儿子陈启长大成人并定了亲。陈启满心疑惑,家中富裕却仍居住在这简陋竹棚之中,便想新建一座大宅院。陈生却严令子孙后代都要住在这竹棚里,并不多加解释。

陈启心中郁闷,无奈之下,只好在附近另选地址盖房成亲。他多次劝说父母搬来同住,方便照顾,可陈生却称住在竹棚自在舒适,且有仆人照料,让陈启专心经营生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