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微微亮,

大黄毛丫头三娘就已经闯进李逸的房间,打扰了他的清梦。

“快,天亮了,去摆摊了。”

李逸揉着惺忪的睡眼,“还早呢。”

“不早了,赶紧起来,别误了时辰。”

李逸有些无奈的起来,打个长长哈欠,伸个懒腰,三娘走出门外还不忘记交待,“记得换身干净衣服啊,”

西厢厨房,

秀芝见他起来,马上就打了一盆清水,还把毛巾和他的猪鬃牙刷子都准备好了,弄的李逸还有点不习惯。

“快来尝尝我做的豆浆和豆花,”三娘风风火火。

等李逸洗漱完,罗三娘便已经端来两碗早点,一碗豆浆一碗豆花,都还冒着热气。

先尝豆浆,

“怎么样?”

“香浓顺滑,不错。”

再尝豆花,细嫩爽滑。

大清早上来口豆浆,再来勺豆花,确实很不错。

不过就是原汁原味稍有欠缺,后世早餐店的豆浆,为提升香味和口感,还会加入核桃、芝麻、花生、香米、红枣等磨制,甚至可以加入些白糖提升甜度。

而豆花北方吃咸、辣,南方吃甜,有的是加酱油或白糖,有的讲究的还要浇卤,浇完卤加蒜泥、辣椒油,小葱、香菜等,不同的店做出来的口味各不相同。

“你这豆腐脑做的真不错,很嫩滑,堆的高出碗沿,结果看着颤颤微微的却就是不会掉,厉害。”李逸夸赞一番后问,“这一斤黄豆出多少豆浆、豆花?”

三娘告诉他一个挺意外的结果,

“十斤,豆浆、豆花都是一斤豆出十斤。”

“能出这么多吗,老豆腐才出两斤半啊。”

三娘告诉他,豆浆豆花水嫩点更好。当然,一般人想要做出这么多豆花、豆浆来也不易的,她也不瞒李逸,告诉他关键是要加洗浆一步。

黄豆要泡发充分,得泡发至两倍大,中间没有半点硬心。然后磨浆时要准备四桶水,一桶磨豆子,剩下三桶则是分三次把豆浆再洗、磨一遍,最后就能得到更多的浆。

这样再去煮浆、点卤,自然能得到十斤的豆浆或豆花,而且豆浆顺滑、豆花细嫩。

三娘准备了陶碗,

一碗差不多就是一斤豆浆或豆花。

“你说卖多少钱一碗合适?”三娘问。

“你老豆腐一斤二十文,嫩豆腐一斤十文,我看咱这豆浆、豆花,也就卖十文一碗,”

“会不会太贵了,咱一斤黄豆只出两斤半老豆腐或五斤嫩豆腐,但却能出十斤豆花或豆浆啊。”

“一个笼饼都要卖二十文钱,咱也不能卖太便宜吧?”

“五文一碗怎么样?”三娘觉得卖五文也有利润,毕竟一斤豆子能出十碗。

李逸却摇头,得按其它物价来啊。

“要不十五文两碗?”

“那别人只吃一碗?八文一碗?”

“一碗十文,第二碗半价。”李逸笑道。

“啊?”

“别啊了,赶紧吃,吃完咱们就下去摆摊开张。”

早餐就是三娘自己做的豆浆、豆花,大家都沾了光,尝到这美味。

趁着天色还早,

众人一起帮忙,把三娘做好的几桶豆浆、豆花抬到院下的北岸桥头树下,

支起一张简单的木案,摆上一摞陶碗、木勺,就算开张营业了。

这头一天营业,产品也是极简,就原味豆浆和原味豆花两种,既没有搭配的油条、馒头、包子,也没有小米粥、糯米饭、胡麻煎饼等,更没有酸豆角、辣萝卜丝、酸辣海带丝这些开胃小菜。

豆浆、豆花只有一种调料,可以按顾客需求加点盐,撒点葱花,其它的白糖、蜂密、酱油这些自然是都没有的。

定价也是按李逸建议,十文一碗,第二碗半价。

这个价比赶集卖豆腐利润还高一些,

“有人来了,”三娘激动的喊道,桥南岸的路上,有一伙人正赶着骡马过来,七八个人,十几头骡马,应当是个商队。

这么早,李逸估计不是早上才从长安城出来的,应当是早上从韦曲过来的,看这样子,大概是要往子午关去。

这种长途出行的商人,正是李逸心中的目标顾客。

附近路过的村民,可没多少人舍得喝豆浆吃豆花的。

“赶紧吆喝起来吧,”李逸笑道,还让狗剩几个去把准备好的草抱来。

那行人刚上桥,三娘就赶紧马上勺了碗豆浆和豆花摆在桌上展示。

“诸位这是一早从韦曲来,要往子午关去?这大早上就已经走了十五里路了,这里歇歇脚吧,我们这有热乎的豆浆和豆花,都是刚做好的,十文一碗,第二碗还只要半价。”

三娘是个胆大的,从小跟着她爹赶集卖豆腐,也是能说会道,毫不怯场,直接就迎上前招呼。

“我们带了干粮捏。”一名汉子道。

“带了干粮也歇歇脚,我们这有免费的甜井水,喝口水歇歇脚,也让骡子歇脚饮水,我们这还有些干稻草可以让骡子嚼几口。”

她这般热情,弄的带队的那个老头倒是印象不错。

“我们也常走这条路,以前这也没见有摆摊卖豆浆豆花的啊。”

“我以前都是赶集卖豆腐的,今天也是头回在这支摊,叔叔伯伯们帮忙捧个场开个张吧。”

李逸这时也走上前,“大家赶紧歇歇脚,我们这口花豆浆可不一般,名字西施豆浆,嫩滑鲜爽,你们尝一下便知,若是不好吃,不要钱。”

有个大汉就开玩笑,“这姑娘长的倒是真好看,就是不知豆浆好不好吃,不好吃真不要钱?”

“那当然,不好吃不但不要钱,你还可以骂我。”李逸拍着胸脯道。

大家就笑,

领队老头便道,“远远闻着很香嘞,那就尝尝,每人来两碗,第二碗半价是吧?”

“每个人第一碗十文,后面的都半价。”

如今笼饼一个都要二十钱,这十文一碗的豆花,第二碗甚至半价,还是比较实惠的,

他们确实从韦曲出发,一口气赶了十五里路了,这会也是有些饿了,虽说身上带了些干粮,但干粮哪有这香喷喷的豆花豆浆好吃。

八个人,每人都要了两碗豆花,明显他们觉得豆花比豆浆顶饱划算。

“要加点盐和葱花吗?”

“加,”几人异口同声。“多加点盐。”

“胡麻香油加不,熟榨的,香的很嘞。”

“加,”

“要额外加钱不?”老头问了一嘴。

“不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