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鉴和铁牛一路向南,从瓜洲渡江后又前行数十里,南京应天府便遥遥在望。其时已是夏季,但见峰峦叠翠,云影波光上下一清。正是风景如画,江山多娇。

即使粗犷如铁牛,也不禁叹道:“真是美景,可比咱北方的山水好看多了!”

沈鉴却道:“你只看见好的一面。却不知十年前不是这样的……”

“十年前如何?”铁牛问道。

沈鉴闭上眼,温暖的微风仿佛变得滚烫。河流干裂,大地在燃烧。

这时一群小孩儿从他面前跑过去,留下阵阵嬉笑。可沈鉴却一激灵,耳边响起战马嘶鸣和震天的战鼓。他望着在孩子们手中挥舞的捕虫网,眼前浮现出的是一面鲜红色“燕”字大纛旗。

他说道:“当时我就站在这里,燕王……不,皇帝陛下离我不到十步……”

南京城下,朱棣身披金灿灿的盔甲站立,他背后是十万大军。朱棣身量很高,脸膛黢黑,眼睛里有股摄人的威势。

旌旗如林,在风中扑喇喇的飞舞,可除此之外,十万大军竟没有一丝声响。战马仿佛也感受到紧张的气氛,连响鼻也不敢打了。

朱棣忽然开口道:“弟兄们,本王自奉天靖难以来每战必捷。这固然是太祖皇帝庇佑,可也与诸位的浴血奋战密不可分。你们辛苦了!”

十万大军突然齐刷刷的高呼:“全仗燕王神威!”声音如天塌地陷般滚开去,震得江水发颤。

沈鉴和他的骑兵在队伍最前头,这是功勋卓着的老兵才能享受的殊荣。

朱棣十分满意,点了点头,又叹息道:“国家不幸,奸臣当道。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祸国乱政,削藩居然削到我头上!哼……真当我是好欺负的,本王早晚把他们都剁了喂狗!不过他们害我事小,毁我大明的江山事大……”

他眼望远处,忧心忡忡道:“这些奸臣为求一时平安,竟对北方的蛮夷采取怀柔政策。可他们不知道啊,胡人是狼,你不打他,他就会来咬你。什么瓦剌、鞑靼、女真……我们退一步,他们就进十步、百步。这一百多年来,我们汉人流了多少血泪,教训难道还不够吗?”

燕军中不少战士是异族,可移风易俗后早以汉人自居。况且无论藩汉,众将士在边塞吃过不少胡人的苦头,一听到这儿不禁摩拳擦掌,脸上现出愤恨之色。

朱棣继续道:“若只是姑息养奸,我们当兵的苦点儿累点儿也就罢了。可是他们——那些奸臣,居然让老百姓的日子也过不下去。税一天比一天重,贪官污吏捞得一天比一天多。年过六旬的老人,饭都吃不上了,居然还要交税!我想问问,谁家没有爹娘?他们怎能忍心在老人碗里抢饭吃?若是这样下去,我大明即使不亡于外敌,也要亡于民变!弟兄们啊,这是你们誓死扞卫的大明,你们愿意看它变成那个样子吗?”

众将士齐声呐喊道:“不愿意,不愿意!”

沈鉴本来默然不语,可听到此处心中砰的一动,也随众人高呼起来。许仲山瞧着他,轻轻叹了口气。

片刻后朱棣挥手道:“真是好弟兄!本王今天便说些心里话。实不相瞒,开战四年来我军虽然屡战屡胜,粮草却入不敷出。齐泰那厮用声东击西的奸计把我们困在山东,不得尺寸之进。若是继续下去,只怕再有半年,我们就会被活活饿死了。”

将士们心有戚戚,知道朱棣说的是实情。因为别的能撒谎,肚子却不能。当每天供应的胡麻饼由五个锐减到三个时,大家便清楚发生什么了。吃粮永远是士兵们最敏感的事。

朱棣继续说道:“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朝廷中还是有正义之士的!”他从衣甲中抽出一封信,在大军前扬了扬。沈鉴因离得近偷眼看去,只见那信笺似是用朱砂写成,一行一行的似乎十分工整。

朱棣洋洋得意道:“宫里的一位宦官密报我说:齐泰那厮把朝廷的重兵调往前线,南京的防守却十分空虚,若以精骑突袭定可定鼎江南。感谢这位不愿留下名字的宦官吧,正是因为他我们才得以来到这里!”

他挥鞭遥指南京城:“兄弟们,最终的胜利就在前方,进一步就是天下太平的永乐之世。我朱棣发誓与诸君同生共死,绝不做缩头乌龟。因此我将带头冲锋,你们可要跟紧了!”

全军顿时一片哗然。主帅在矢石交攻之际上阵杀敌,简直是闻所未闻之事。这样的统帅可比只会喊“给我上”的人强上千万倍,值得士兵们以死相效。

只听众将士山呼道:“愿为大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棣道:“好!”说罢拔出腰刀高呼道:“全军出击!”霎时间战鼓震天,燕王的战马一声长嘶,率先冲了出去。沈鉴不等长官下令,对战友们大喊:“走,保护千岁!”整队人马便飞驰而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