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位于五指山市泰翡路5号,始建于1981年秋,1986年10月1日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52亩,建筑面积3772平方米,展区面积3000平方米,是展示海南历史、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包括海南民族历史文化陈列、海南民族纺织文化陈列、海南民族艺术陈列等,展出文物多件套,其中一、二级文物750多件套。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位于五指山市海榆北路,1981年秋筹建,1986年10月1日建成对外开放,前身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馆,海南建省后,更名为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是全国六大民族博物馆之一。这个博物馆是海南建馆最早、收藏少数民族文物最丰富的省级博物馆,是一座以贮藏、陈列海南省历史和黎族、苗族、回族文化为主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以考古挖掘、征集、收藏、研究和陈列海南民族文物为主,研究海南岛历史和黎、苗、回等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宗旨的综合性博物馆。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1988年4月成立,简称"琼",,建省前隶属广东省。境内居住有黎族、汉族、苗族、回族,截至2016年,全省总人口90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18%;在少数民族中,黎族人口149万人,回族人口1.3万人。海南岛是海南省的主岛屿,山川秀丽,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各少数民族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各民族和睦相处,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缔造,为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万年前,海南岛已经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其与华南沿海地区文化遗存基本相似。说明了海南岛与大陆有着密切的文化渊源关系。秦朝在南方设立桂林、南海、象三郡,海南岛是象郡的外徽。汉武帝元封元年 在海南岛设立珠崖、詹耳二郡。海南岛的移民也越来越多, 汉族回族苗族先民进入海南岛,他们在海南岛上辛勤开发,在南海 辉煌灿烂的文化,对海南的发展和边疆的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 ,各具特色,相互交流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是我国纺织发源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纺车轮、纺针等纺织工业的发现。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入贡中周的织品“织贝”,“黎锦”、和“黎被”等种种,海南布匹之贩,远达会稽等东南之地。从此机杼大行,渐为全国之用。
黎族、汉族、苗族、回族是海南岛世居民族,各民族在纺、染、织、绣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创造。黎族先民早在3000多年前就掌握和使用棉纺织技术,到宋元时其技艺领先于世界,制作的黎幕、黎饰等闻名于世。元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将黎族的棉纺织技术带到松江地区,促进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自明末清初,苗族的蜡染、刺绣独树一帜;回族的服饰、贴布绣及其图案突显着中外文化交融;汉族的纺织技艺上融合发展,共创琼州丰碑。
黎族传统纺织技术世代相传。黎族妇女织锦以棉麻为主,用轧棉机去棉籽,用弹棉弓弹棉花,用纺车纺纱,以植物和矿物质为染色原料。水平织机织锦,经过一系列的工艺过程,最后成为绚丽的黎锦。
鸦片战争以后,琼崖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对外国侵略势力和国内封建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1919年5日4日,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五四”运动。1921年,琼崖工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形成新的革命力量,成为中共琼崖地方组织的阶级基础。
1939年2月10日,曰寇入侵海南后,国民党军队退到五指山地区,大肆掠夺、屠杀,激起黎族、苗族人民的仇恨。1943年8月,王国兴、王玉锦等人领导白沙,牙叉等地黎族苗族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摧毁国民党白沙县政府。坚持为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对创建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参观了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张平安他们感受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海南各族人民为争取解放,坚定不移的和大陆人民勇敢战斗在一起,为建立新中国作出很大贡献。馆内展示了黎、苗、回等民族的丰富文物和生活习俗,通过实物、图片及文字生动呈现了海南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特别是黎族的传统服饰和编织工艺,令人赞叹不已。参观过程中,张平安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海南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是一次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宝贵经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