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规则很简单。
台上的老师念诵题目,最开始题目的类型是选择题,四选一。语文竞赛的出题范围是中小学古诗词,数学就是计算。
参赛的学生在纸条上写下答案。
学生写下答案后,可以有一次询问家长对错的机会。家长只能点头或者摇头,不能给出任何其他提示。
如果家长摇头,学生可以有一次修改答案的机会。
从第4题开始,或者场上只剩下一人后,题型就会从选择题变为问答题。这也是防止有人偷鸡蒙答案,靠运气获得高分。毕竟后续分值是翻着倍往上涨的。
陈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台上席地而坐。
陈建华那个老东西不知道又跑哪去了。
不过陈阳并不指望这老登,就算老登在场,他也就是个无情的点头机器。
除了疯狂点头外屁用没有。
“请听第一题!”台上的老师开始念诵题目。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下一句是——”
“A.对影成三人”
“B.低头思故乡”
“C.低头吃香蕉”
“D.低头折了腰”
这显然是一道送分题,很多孩子在电视里或幼儿园里就听过《静夜思》。
几乎所有同学都填了B,身后的家长纷纷点头示意。
唯独肖父看到肖一搏选了B后使劲摇头,肖一搏略一思考,把答案改成了C。
肖父露出欣慰的笑容。
“正确答案是——”
“B.低头思故乡!”
肖父拎着正在骂自己奶奶的肖一搏下了场,嘴里念叨着:“我明明记得是低头吃香蕉啊。”
夏枫看到四个班里只有自己班被淘汰了一人,气的牙痒痒。
“请听第二题!”
“窗含西岭千秋雪,”
“下一句是——”
“A.门泊东吴万里船”
“B.映日荷花别样红”
“C.疑是银河落九天”
“D.毕竟西湖六月中”
第二道题的难度明显一下子就上升了。
不比于重生前那个年代每家小孩从小就开始卷,个个能在幼儿园背诵小学课本里的古诗。
90年代的孩子基本不存在提前学的情况。要是谁家小孩一年级能背《唐诗三百首》,都能上县里的电视台新闻了。
相比于李白《静夜思》的家喻户晓,很多一年级的小学生并没有听过杜甫的《绝句》。而且题目还把前两句知名度更高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省去了。
夏枫露出苦恼的脸色,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理智的选择是放弃,至少还能保住第一题拿到的10分。
看见一旁的夏铃果断弃权,她也跟着弃了权。
借着,更多的同学弃了权。
仅是第二题开始,台上的人就剩了不到十分之一。
除了极个别明确知道答案的,其他大多数都是准备瞎蒙。
而这极个别同学里,就包括陈阳、俞婉湫,以及王超杰。
看着夏枫下场,王超杰对着这个可恨的八婆做了个小丑鬼脸,极尽嘲笑。
这一刻,他觉得这两天没出门玩,死命在家背诵小学一二年级古诗实在是太值了。
当然,他对自己的小弟们宣称自己是在家玩电脑游戏。
学婊都该死!
如果陈阳知道王超杰的行为,一定会这样评价上一句。
而对于俞婉湫会做,陈阳倒觉得不奇怪,暑假里他带着俞婉湫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了,这丫头除了偶尔看会儿漫画书以外,都泡在教科书区。
“正确答案是——”
“A.门泊东吴万里船!”
答案公布后,又淘汰了一批蒙错的人。
此时,场上一班剩下2人,二班剩下3人,三班剩下3人,四班剩下2人。
“请听第三题!”
“劝君更尽一杯酒,”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