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的初春,寒意未消,柳枝泛绿,护城河边的垂柳依依,嫩叶在微风中摇曳。古老的街巷间,青石板路延伸至中轴线一带的文化街区,道路两旁的小店逐渐苏醒,露出古色古香的木门板。这里藏着京城的文化精髓,吸引着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和艺术家。

苏东河缓步走在文化街区的小巷里,目光不由自主地停留在街边的一家小店前。那是一间篆刻店,窗户上挂着古朴典雅的木牌,上面镌刻着“篆刻坊”三个大字。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工作台上,木屑与印石粉末在光线中飞舞,仿佛时光在这里停滞不前。

苏东河是个年轻而富有才华的篆刻师,自幼在祖父苏老先生的熏陶下,继承了家族世代相传的篆刻技艺。苏老先生是西泠印社的成员,也是首都篆刻界的元老,他年逾七旬,银发苍苍,却仍然神采奕奕。

店内,苏东河的祖父苏老先生正在工作台前忙碌。他手持一把小刀,细致入微地雕刻着一方印石。苏老先生穿着一件老旧的棉布衣,神态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

“爷爷,您又在刻什么好作品呢?”苏东河微笑着走到祖父身边,目光落在那方印石上。

苏老先生慈祥地笑了笑,放下手中的工具:“东河,这是你前几天设计的印文,我想给它加工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真的吗?太好了!”苏东河接过那方还未完成的印章,小心翼翼地用手指触摸着印面,感受着凹凸之间的质感。这个印章是他为即将到来的篆刻展览设计的,题材是古代诗词中的一句经典名言。

“设计得很好,看来你在篆刻上花了不少功夫。”苏老先生赞许地说道,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对孙子的欣赏和期待。

“爷爷,您知道这对我意味着什么。”苏东河认真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苏老先生微微点头,摸了摸苏东河的头:“是啊,这是我们苏家几代人的传承,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发扬光大。”

祖孙俩正说话间,门外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一个身影走了进来,正是苏东河的朋友兼学徒刘晓丹。她是一个娇小玲珑的女子,满脸带着好奇和敬畏。

“师傅,东河,你们都在呢。”刘晓丹打了个招呼,目光也被桌上的印章吸引。

“晓丹来了,正好帮我看看这方印章的设计。”苏东河笑着招呼她过来。

刘晓丹点点头,仔细端详着那方印章,她的眼神中透露出认真学习的光芒:“东河,你这设计真是巧妙,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

“谢谢,其实我也是想做些不一样的尝试。”苏东河说道,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这时,苏老先生站在一旁,默默注视着两个年轻人。他的目光深邃,似乎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对于他来说,篆刻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一种传承和责任。

在这间篆刻坊内,三代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书写着关于篆刻艺术的新篇章。苏东河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他要在这条古老而又充满挑战的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

清晨的文化街区总是弥漫着一股宁静的气氛,古老的建筑和现代的店铺在这里和谐共存。今天是苏东河的篆刻艺术展开幕式,街区中心的小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流。

苏东河一大早便来到展馆现场,紧张又兴奋地巡视着布置。祖父苏老先生也在旁边指导,两人低声讨论着细节。刘晓丹忙前忙后,帮助安排展品。

“东河,这个地方再调整一下灯光,显得更有层次感。”苏老先生指着一处展品陈列说道。

“好的,爷爷,我马上去办。”苏东河迅速行动起来,他拿起对讲机安排技术人员调整灯光。

展馆内,洁白的墙面上挂满了苏东河精心创作的篆刻作品,每一幅作品都透出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精致。参观者们纷纷驻足观看,赞赏之声不绝于耳。

展览即将开始,主持人宣布道:“请各位嘉宾尽快入座,我们的篆刻艺术展马上就要开始了。”

前排座位上,坐着一位特别的嘉宾——陈教授。他是京城著名的文化艺术评论家,极具影响力的人物。陈教授年过六旬,戴着一副圆框眼镜,面容清瘦但精神矍铄。他细细端详每一件展品,不时点头赞许。

展览准时开始,主持人走上台介绍道:“各位来宾,欢迎大家来到苏东河的篆刻艺术展。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几位重量级嘉宾,其中包括我们尊敬的陈教授。”

陈教授上台后,先是向苏东河点了点头,然后对着观众们说道:“大家好,我是陈教授。今天有机会来这里欣赏苏东河先生的篆刻作品,是一种极大的荣幸。东河的作品不仅继承了传统,而且在创新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苏东河站在台下,听到陈教授的评价,心中既紧张又激动。他望向祖父,苏老先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默默地为他竖起大拇指。

展厅内,刘晓丹站在一幅作品前面,目光专注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那是一尊佛像印章,庄严而安详。她轻声对身边的参观者说道:“这尊佛像的背后其实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东河为这尊像设计了三天三夜,每一刀都经过精心考虑。”

参观者们都被刘晓丹的讲述吸引,不禁更加感兴趣。其中一位中年男子问道:“小姑娘,你能告诉我们更多关于这件作品的故事吗?”

刘晓丹微笑着点头:“当然可以。这尊像是东河为了纪念他去世的父亲创作的,每一刀都包含了他对父亲的思念和敬爱。”

苏东河穿过人群走来,补充道:“这尊佛像是我根据记忆中的父亲模样刻的,小时候他总是给我讲佛经故事。我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表达我对他的敬意和怀念。”

众人闻言无不为之动容,纷纷称赞苏东河的孝心和高超的技艺。陈教授也走过来,拍了拍苏东河的肩膀,说道:“年轻人有如此成就,还如此谦逊孝顺,前途无量啊!”

展览非常成功,苏东河不仅得到了观众们的高度评价,还受到了许多媒体的关注。他在心中默默对自己说:这仅仅是开始,未来还有很多需要努力和探索的地方。

夜幕降临,文化街区的灯光柔和而温暖。苏东河、刘晓丹和苏老先生一起收拾展馆,他们默契地配合着,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在他们脚下展开。

展览过后的几天,苏东河和他的篆刻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忙。越来越多的客人前来参观和咨询,这使得原本宁静的工作室变得热闹非凡。然而,随着名气的增长,不同的声音也开始出现。

一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工作台上,苏东河正如往常一样细心地雕刻着新作品。刘晓丹在一旁学习,偶尔提出一些问题。突然,门被推开,一个陌生男子大步走了进来。

“苏东河先生在哪里?”男子环顾四周,语气急切。

苏东河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穿西装、神情严肃的中年男子。这人眉宇间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一看就是个习惯于发号施令的人。

“我是苏东河,有什么事吗?”苏东河放下手中的工具,礼貌地问道。

“我是王志强,西泠印社的负责人。”男子冷冷地回应,接着递过一份文件,“这是一封挑战书,上面有我们印社对你的质疑。”

苏东河愣了一下,接过文件细看。文件中列举了几项对他的篆刻作品表示质疑的理由,尤其是关于他创新技法是否合乎传统的问题。王志强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看着苏东河,仿佛在说:“你凭什么挑战权威?”

此时,刘晓丹忍不住站出来辩解:“你们这样是不是太片面了?没看到我们付出的努力吗?”

“小丫头,这里轮不到你说话。”王志强不屑地挥挥手,“篆刻讲究的是传承,不是胡乱创新。你们这种离经叛道的作品根本不能代表真正的篆刻艺术。”

苏老先生不知何时来到了孙儿身旁,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光:“王志强,你也配谈篆刻的传承?真正的艺术是需要创新和发展的,而不是一味固守陈规。”

王志强冷笑一声:“苏老先生,你年纪大了,有些事情可能看不清楚。我今天来,只是希望你们的所谓创新不要误导了篆刻界的年轻一代。”

苏东河紧握拳头,但努力保持冷静:“王志强先生,我们可以接受合理的批评,但请你不要随意否定我们的努力。我们会用事实来证明一切。”

“好一个事实。”王志强撇撇嘴,“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说完,他便转身离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