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戌时,乾清宫里还点着不少蜡烛,当然这个不少,是相对而言。现在皇宫里的这位爷可是个节省的主。四司八局的公公、宫女们,这几年日子也跟着过的没那么丰润。(注1)
虽然年仅23岁,但已经做了七年皇帝的崇祯,此时还坐在御前提笔凝思。
大明实在太大,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今日是二月二十七,春分日,一大早天还未亮,领着一帮朝臣、勋贵到皇庄中致祭先农、行躬耕耤田礼。体验了一把农夫的辛劳后,又立即回到乾清宫和内阁商议对陕西流寇方略,为了钱粮调拨等等吵的头大。
巳时是雷打不动的文华殿日讲。
未时刚议定了去年对海盗刘香并红毛夷的作战封赏,内厂就有人来报,贡院今日揭榜,今科会元被人给绑了。
崇祯皇帝的怒火刚起来,又有锦衣卫的来报,是左军都督府的人把会元郎请走了。一听是自己的便宜老丈人田弘遇干的好事,崇祯火更大。
经过这些年锻炼,在做皇帝这个本职工作上,崇祯自感越来越得心应手。前两年通过几次裁撤宫中人员,一是减少了宫中花费,二是平衡了内厂和锦衣卫的势力。去年特意把老丈人锦衣卫出身的田弘遇提拔为左军都督,没想到这家伙行事叫他好生失望。田弘遇爱与科道交往,尤其去年田贵妃诞下了皇子,田弘遇行事愈发的乖张。让锦衣卫把田弘遇叫过来一顿好骂。
就这样忙了一天,吃完晚膳,崇祯皇帝朱由检回到御前继续忙碌。会试已经放榜,三年一度的择才大选,对于大明以及朱由检自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必须要好好对待。
继位之时,朱由检太过年轻,很多事情看不懂听不懂,由得许多人胡来。去年好不容易把宜兴人周延儒驱赶走,把“独相”温体仁提为首辅。此次会试便是云谲波诡,暗流涌动。
崇祯元年自己完全不懂,崇祯四年的会试有心无力。天启年间取缔的东林党现在又有了抬头的迹象,他必须要撑住。
在老百姓看来,科举成功考上进士是荣耀,是光耀门楣,是成为士人替皇上分忧。但他作为皇帝必须要考虑的是朝廷格局,这些全国精挑细选出来的几百人,是未来整个帝国的中流砥柱。做不好平衡,大厦将倾。
这次会试选出来的贡士还算那些大臣们识相,没有做的太过分。最后的殿试,不淘汰人,只做一甲、二甲、三甲排名。题目由皇帝出,他必须要好好把握。
难呀,做皇帝太难。十六岁之前,朱由检是被当做猪养的,十六岁那年,哥哥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皇帝的位置莫名其妙的落在了他的身上。他永远忘不了,那一夜到乾清宫替哥哥守灵,抢了侍卫一把宝剑,硬抱着一夜一个瞌睡没敢打的场景。
别的皇帝有所谓的东宫旧人,他信王府除了几个从小相随的太监,他谁也不认识。他像一叶浮萍,任人摆布。好在难熬的日子一点点过去了,皇宫里那个九千九百岁的死了,提拔的一些人也渐渐有些作用,他觉得他在一点点的掌控这个帝国。
历史上哪个伟大的帝王不经历一些磨难呢。殿试虽还有些日子,他已经早早的准备为后面的殿试先拟定大概的题目,然后交给司礼监并转内阁润笔、勘合。
有御史的弹劾扬州司马张尔葆。上书言:有盐商汪汝谦造了游舫,名士陈继儒题名“不系园”。张尔葆侄子张岱领着一帮苏杭士子在船上召歌女上船,公然在西湖上宣淫,昼夜不休。
压抑着怒意,朱由检提笔写道:
“与朕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今士奢靡无度,不知人间疾苦。何以正风气?”
有锦衣卫密报:朝鲜与建奴多有往来,去岁起已派遣多次使臣。奴酋皇太极让朝鲜供大船数百只。想到这,写下:
“建奴不过弹丸之地,人不过百万,军不过数万。攻朝鲜,何以不能守之?”
督五省军务的兵部右侍郎陈奇瑜上书言:湖广境内多次告捷,大股的流寇都被灭了,小股的逃进深山。现正全力清缴,逼他们逃回陕西,一举围歼。
想要此,朱由检脸部表情略有放松,突又想到另外一份折子,是大名知府卢象升上的,此人现为大名府知府,陕西流寇祸乱山西后,去年有不少进入北直隶,危及运河。卢象升募兵拒守,保了北直隶安定,功劳不小。流寇后在广平府(今河北邯郸)大败,匪首紫金梁据说已死,余寇散入河南、湖广等地,崇祯有意让他一直属意的卢象升去郧阳府当巡抚,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问询下,卢象升折子终于递了上来,还上了“十议”“八则”之法。崇祯眉头微蹙,写下:
“流贼已入郧广,剿灭不速,何法可为?”
想了想,觉得自己写的意思不够明确,又加了句:
“又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
烛火明亮,乾清宫高悬的敬天法祖牌匾发着金黄温润的光。大殿内安静的落针可闻,朱由检一会儿沉思,一会儿写上几笔。从小按照藩王培养,半肚子道德文章在腹中摇晃的年轻皇帝,坚信做的比他哥哥更像一个皇帝,天閟毖我成功,天亦惟用勤毖我民。
................................
此时距离紫禁城上千公里外的陕西蓝田县,城东庞家内宅,屋内没有点灯漆黑一片。寂静中偶然有噗噗几声,旱烟烟锅处火星亮起,一张老脸被烟火映的忽明忽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