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七日早,天光大亮。

杨老伯早早开了面摊,不多时便来了几位食客。

其中一年轻汉子招呼来杨老伯:“老杨,来一碗面条,面多下些,一会还要去卸货呢。”

杨老伯没好气地应了一声:“多下些,多下些,你一来我就要做亏本买卖。”

那汉子嘿嘿一笑,并未做声,待杨老伯走远一些,便开口与周围人说起另一件事:“我今天早上路过李府,见几个家丁在巷口张挂红绸,便多嘴问了一句。”

说到这里,他卖了个关子:“你们猜,是为什么?”

汉子身旁之人推了他一把,笑骂道:“你这小子还藏着掖着的,快说!”

这年轻汉子也未遮掩,大方说道:“那家丁说他家表小姐醒了,李员外为了庆祝,这才挂出了红绸子。”

“是吗?那可是好事啊,我记得大旗山上的土匪不就是被这位给杀光了?”

“就是她!听说这次来探亲路上出了事,碰到了盗匪惊着了,昏了七八天呢。”

“这你都信?这李家小姐可不是省油的灯,什么盗匪能把她吓着啊,我看八成是遭了鬼。”

“咱郡内盗匪肯定是不够她打的,但再往北那些蛮子可不一定,有人翻过云山,来咱郡内作乱也不是不可能啊!”

此话一出,几人顿时议论纷纷。

有说这李家小姐武功高强,普通盗匪肯定是不足以害她,肯定是遭了鬼怪,惊了心神。

也有说是北域蛮子翻山而来,在郡内劫道作乱。

更有甚者说这李家小姐是在路上遭了采花贼,这才不出来见人。

眼见周围之人越说越不着调,这年轻汉子连忙拍了拍桌板,将一桌人的注意力吸引了回来:“不管怎么说,这李姑娘也是好人有好报,总归是无事了。”

“我要说的是另一个事,刚刚不是说挂红绸吗,那家丁还说李员外为了庆祝,准备了米面饴糖,给大家施放呢!”

“啊?”

同桌的几人顿时坐不住了。

大周存续六百余年,如今虽还算得上国泰民安,但粮食谁家都不会嫌多。十多年前那场倒春寒影响不小,那流民遍地的景象这些人可都是经历过的,硬要说起来,云山郡也就这几年缓了口气,日子好过了些。

一听到有米面发放,这几人便没心思吃面,纷纷找借口告辞,生怕自己去晚了没便宜占。

不多时,这面摊上便只剩这年轻汉子一人。

“面来咯~”

杨老伯端着面碗,瞟了一眼走远的其他人:“就这样?”

这年轻汉子点点头,伸手接过面碗:“掌柜的交代过,过犹不及,这样就足够了。”

一时间,李家要发放米面之事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了县城。

四处都有人在传播此事,不到正午,李府巷子便挤满了凑热闹的人群,

一时间李府所在巷子人满为患,吵嚷无比,甚至还有争吵之声传出。

李府家丁手拿长棍,四处维持秩序,却是杯水车薪,作用有限。

桌子一字排开长溜,桌子后是十数个家丁在发放米面,在这些家丁身后不远处便是堆着的米面袋子。

人群前方,一位中年汉子正大喊维持着秩序:“乡亲们不要争抢,大伙都是图个喜气,别伤了感情。东西不多,也就够大家回去吃碗热粥,蒸几个窝头!大伙多担待!”

“有的吃就不错了。”

人群里又躁动起来,有人在其中张口喊道。

“就是,也就是李员外会让大家同乐,换了隔壁三宝县那些土财主,谁愿意这么干,一个个都是铁公鸡,四两荞麦都要榨出二两油的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