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之所以驾车直走,是因为车停的位置就在村西头,车头也是朝西。这样走的好处是,一来不用因为掉头拐弯,而耽误时间;二来也不用再次穿回街道,从而减少说话、打招呼的麻烦。
“老头儿。咱们在路上找家饭店吃完饭再往回走,还是赶回家再吃?”汽车行驶在通往高速路口的公路上,见天色时值中午,老赵爱人问。
“你饿吗?我还不太饿。”
“要不,咱们直接往回走吧,我也不怎么饿。”
“好的,那咱们就回去再吃,反正也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到了。”
老两口商定之后,就开车直奔H市。
走出老家那个村庄后右转,直行三、四公里上省道再左转,直行十公里左右进入高速公路。沿高速继续行驶四、五十公里就能到达H市。
走出家门几十年来,虽说也偶尔行走这条线路,但每次重走时,老赵内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句古诗词,也许最能解开多年背井离乡的游子心情。
“你说,现在的人生活多好啊,不愁吃不愁穿,到老还有国家管。乡乡有学校,村村有医疗。到处修建了宽广的道路,出个远门也都有高速公路。”
“是啊,咱们小时候的年代简直跟现在就没法比。想当年,出门全靠饲养的牲口拉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马车、驴车和牛车。能骑着自行车整天出行的,那可就算得上很不错啦。”
“对呀,你想想,那时候,不管是马车、牛车还是自行车,毕竟脚力有限,能从村庄跑到县城就已经算是出趟远门啦,而动则几十里、上百里的长途,根本就不敢想。”
“现在,开车走个百里路,就跟闹着玩似的,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一脚油门的事’。”
“对呀,走个两百里以内的路程,开上车也就一小时的时间。再远的路程坐高铁,四五百公里远的距离,一天就能打个来回。太方便啦。”
“小时候,老辈儿人想出个远门办事,可能还需要商量个一两天才能定下来,甚至还得准备大半天。哪像现在这个社会条件,再远的旅程都难不倒现代人的脚步,‘说走就走’的旅行,早已不再是只能梦想啦。”
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老赵夫妇边走边聊。
“前方两公里驶出当前高速,进入右侧匝道……”随着导航提示,老赵驾车走下高速,进入H市区。
中午的市区街道,车辆不多,行人也少,道路也很通畅。
十几分钟的时间,老赵夫妇就来到了住所楼下。
“家里有吃的吗?需要我到外面买点儿不?”老赵停好车,走下来问。
“算啦,都这个点儿了,咱们直接上楼吧,家里有啥就做点啥吧。”老赵爱人一边往楼上走,一边说。
“嘿!那不是还有一箱方便面吗?咱俩一人煮一包,再做两个荷包蛋,配袋儿榨菜丝,不也挺好吗?”来到屋里,老赵在换鞋时,扭头看见放在客厅一角的方便面箱子,便说道。
“好啊!这个省事,也好做。正好也好长时间没吃这口了。”说完,老赵爱人到洗手间洗了一下手脸,就向厨房走去。
烧水、窝蛋、放泡面,这种熟悉的程序,几十年来,老赵爱人也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但这一连贯的手法却每次都屡试不爽。
“这个味道太香了!看着就有胃口,闻起来就有食欲。”老赵双手撕开调料包,撒入盛有煮好的方便面碗里,拿起筷子一边搅拌,一边说道。
“这种方便食品油性高、添加剂种类多。经常吃这种食品对身体不好。其实,这个道理咱们都知道。但偶尔吃上一次,又感觉味道很美。”
“对呀!平时在家,能自己做饭还是自己做着吃,虽说没有这种食品味道好,但毕竟吃着放心。”
“是啊!自己在做的过程中,添加的调味料也都是一些日常家用料,很少使用那种上色、防腐之类的复合制剂。”
老两口边吃边聊。
“也不知道,小杰和玲玲他们俩看家具看得咋样了?中午怎么吃饭?”
“人家说是去看家具,哪能光看呀!就不能逛逛街,出去玩会儿啦?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整天管这管那,纯粹是瞎操心!”
“他再长大,在咱们眼里也是孩子,当老人的,哪个不为孩子着想,又有哪个不为自己的孩子操心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