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国永宁十一年六月,皇帝萧翰命人毁堤淹田,徐州颍州一带农田颗粒无收,百姓民不聊生,四处逃难。
葛家三人逃难至越州地界,不想叛军四起,城门戒严。
戒严后他们无法进城,可叛军所过之处杀烧抢夺,他们吃掉了最后的口粮,靠着草根树皮苟且偷生,不知今夕是何夕,不知身处何地。
姜雅兰穿越过来时,萧翰已经在成河渡口被诛杀,大司马萧洛被拥为新帝,后称之为“成河兵变”。因萧洛本是越州刺史,故改国号为“越”,改年号建康。
建康元年七月,姜雅兰高烧梦呓的一句“找玉”被陆十成错听,阴差阳错之下救了他们。
现在他们就在越州隔壁的吴州吴郡吴县陆家做工,期盼有朝一日攒够钱赎身,重新安家立业。
陆家说大不大,比不过姜雅兰曾经参观过的四合院;说小不小,比雅兰农村的祠堂大得多,后院还挖了池塘,使得陆宅勉强有了些园林的形态。
在这座拼夕夕版的园林里,雅兰通过葛花的记忆以及陆家奴仆的闲谈,对这时代有了更清楚的认知。
越国风土人情沿袭旧俗,喊人喜欢加个“阿”字,比如阿父阿母阿兄阿姊。当然也有“姆妈”、“新妇”这种让她梦回老家的接地气叫法。
此外,这个时代还没有老爷少爷的说法,男子称为“郎君”,女子则是“娘子”。至于“公子”这种小说常见称谓,从越朝往回倒,几百年间专属于王公贵族的后代。
其他的差别亦可大可小。
首先衣服,雅兰见过几次陆变态的正妻和女儿,穿着交领上衣和彩色破群,真丝和手工刺绣的古装的确流光溢彩,带着飘飘仙气,很魏晋风。
然而从没有哪部小说或者电视剧告诉她:下人只能穿粗布衣裤,是为“短褐”
这不算什么,真正可怕的是:这个时代没有棉花!
雅兰再一次吃了学识浅薄的亏,黄道婆的贡献她倒记得,但她忘了用于纺织的棉花直到宋元才由边疆大量传入内地并推广种植,且产量低、纤维粗短。直到近代,海岛长绒棉由美洲传入中国,并且经过科学家数代改良,才有了闻名遐迩的**棉。
那古人没有棉怎么过冬呢?冬天富人穿狐裘貂皮,或者填充了丝绵的复衣;普通人能有身羊皮就算很不错了;像葛花这样的,冬天只能穿塞了稻草芦花碎麻布的粗布裌衣。
你说没有棉服那烧炭烧柴吧。不好意思,前面已经说过了,柴要花钱买。以砍柴烧炭为生的人称为柴民,要在官府登记交税的。擅自砍伐者,轻则充军流放,重则杀头。你要是不怕豺狼野豹,也可以去偏僻山林砍柴烧炭拉回来偷偷卖。
饮食前面提过几次。这个时代实行一日两餐,底层人日常饮食是麦粥米粥配白水蔬菜,丰收或者过节才吃干饭。
很多种田文小说里主角会用磨豆腐实现发家致富。不好意思,豆腐这玩意早在百年前就被发明了。而且大豆对土壤肥力要求高,因此产量并不高,这也是大豆作为中国本土的五谷之一,却在历史进程中地位逐渐落水稻小麦下风的原因。
吃个豆腐尚且一把辛酸泪,更不用提过年都未必能吃上一口的肉了。而且这个时代没有炒菜,一是没有铁锅,绝大部分的铁都被拿去打造兵器了,二是油相当昂贵,葛花的记忆里都没吃过几回猪油。
因此,雅兰做肥皂的事业心瞬间破灭。
皂化反应的一大材料就是油脂。但不管什么油,她敢拿来做肥皂,肥皂还没做出来,她先被活活打死了。
而且古代也不是没有清洁用具,吴越等地盛产皂角和无患子,比淘米水和草木灰好用还不费钱。她就是在和白芷剥无患子果壳时放弃制作肥皂的想法。
同时越朝已经有类似肥皂的澡豆问世,不过造价昂贵只有贵族才能用。陆大郎带回来的御赐里就有“五白澡豆”,他也不舍得用,供在案上反用香去薰它,看得雅兰怪好笑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