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的啼哭后,姜云流夫妇便开始了辛苦的哺育时期,但刘珏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故而能取经的也只有姜正清,但男子的思想多与女子不同,尤其是在孩子的问题上,他的建议也常常被夫妇俩否决掉。
这期间他们备受煎熬,常常修炼中途便要停下去看睡醒的、嗷嗷待哺的孩童,因为不放心他人代劳,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出了什么意外,便只能自己亲自上阵。初为父母的他们又什么都不知道,所以隔三岔五的便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他们才了解到别人嘴里为人父母的艰辛。一来二去的边学边实践中,幼儿在缓缓长大,而他们也有收获,增长了几分耐心、多了几分细心以及没舒展过的愁脸。
春去秋来,恍惚间,便过了三年。出生时四脚朝天的小胖团子如今已变成了稳当迈步的小小稚童,此时的他好似精力无穷,活力四射的疯来跑去,累了便睡、饿了便吃,醒了又继续忙个不停——他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充满着好奇。
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个描述对稚童极其的合适。他的眼睛明亮而清澈。因为懵懂无知,他的眼睛中常带有奇异的光彩,身边的每一丝变化都让他兴奋好奇,不停的手舞足蹈,指手画脚,追问父母咿咿呀呀的问个不停。姜云流夫妇俩有时候被问得烦了或者实在听不懂,便也佯装生起了气,摆摆臭脸但这反而弄得孩子一脸的不解,以为他们是遇上了什么难过的事情,颇为小大人的般的学着平日里父母安慰他时做的动作——摸摸头、嘴里还念叨着什么“乖啊”“听话”之类的。只是有时他话说的不清楚,或者冒错了音,弄得大人也是一头雾水,手足无措,大眼瞪着小眼,场面一度让人捧腹。甚至有的时候他还拿出自己的糖果给父母吃,弄得夫妻俩哭也不是、笑也不能,只觉得他可爱极了……
但更多时候,他俩也会纠正孩子的行为,因为孩子的行为最是无拘无束而感觉恰恰又是最准的,尤其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和说话语气,常常不分场合、不合时宜的模仿着,而这时,就会被父母纠正,套上世俗的规矩。但他们却并未真在生气过,三岁的孩子能懂得什么呢。他怎么想的就会怎么去做,“犯错”,这个概念并不会出现在孩子的脑中。因为它是别人对孩子行为的主观评判,孩子只有不断的“犯错”和被纠正,才能让孩子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至于丢脸、脸上无光,不过是大人的虚荣心作祟,何必要强加给孩子呢?他们也曾因这个问题被姜正清一阵臭骂,到底是吃一堑长一智了,活学活用,不外如是。
时间在一点点的流逝着,他俩对孩子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报恩到如今的真心疼爱,他们时常会觉得这个孩子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同。不仅弥补了内心的缺憾,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许多难有的体验。他们的人生轨迹因他的来到有了许多的变化,虽然这轨迹不知是好是坏,但他们很享受与他一起长大的过程。爱,悄无声息的生长,如水般融入身体,化作生命的点点滴滴;爱,独自绽放,成为了零零碎碎、无怨无悔的生活。
……
夏日的星空总是干干净净的,没有丝毫的云影遮住星月的光华。皎皎月光倒映在莲塘之中。一阵清风拂过,莲叶摇曳间让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幽香,清凉又沁心。蛙声、虫鸣不绝,荷塘的浅水边竟还有一只丹顶鹤徘徊着,似在寻找游至岸边的鱼虾……夜有夜的灿烂。
夜亦是梦的陪伴。稚童早早便入了甜甜的梦乡,但姜云流和刘珏夫妇二人今夜却无甚困意,故而便借着这大好的月光于府前的莲池畔悠然地散起了步,一时之间也算泰然自得。但夜晚似乎有魔力,总让人在深夜中翻涌了思绪。银华笼罩了大地,姜云流和刘珏夫妇二人的心上却在这皎洁的月光下蒙上了一层阴影。
“你说,他会来吗?不知怎么地,我最近总是梦见有一男子悄无声息地带走了凡儿。”女子忧心忡忡的开口。她看着前方的男子,试图听到一些宽慰之话,能让她心头稍安。
姜云流听见她没来由的担心言语,停下了脚步。或许是今晚的夜色实在太美,又或者是无垠的星空足够包容,赏景的他便没来由地出了神,等听到刘珏的话时,他才发现他的左右哪里有什么人。他转过身子,快速迈了几步,走到女子的身边,轻轻挽起她的胳膊,又问了一遍她刚刚的言语,才说道:“我也不知,但当初丹姐的遗言中就说明了他的情况,想来应该不会带尘凡走吧。”话虽如此,但他明显底气不足,就连语气也跟着不确切起来。
万一他现在不是一个人了呢。遗言中说他行踪成谜,说不准他们与这故友也许久未见了,那就极有可能会出现变故,诸如此男子已成婚之类的。
一时间,许许多多可能出现的画面在他的脑中一一闪过,他越是想否定这些可能,那些画面就越加清晰,而那颗惴惴不安的心也随之增加了跳动的速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