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入流的诗人,凭借一首诗带火一座城,千年后被写进教材
提示:本文为大型文化纪录栏目,历时一年精心打磨,高度还原正史(会更满100个人物,每天1~2更)
01.
每首诗都有自己的命运。
张若虚凭借《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足以青史留名;
孟浩然因一首《岁暮归南山》得罪了唐玄宗李隆基,失去了一次绝佳的入仕机会;
王维被安禄山囚禁于菩提寺,写下了“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没想到这首《凝碧.池》却成了他的保命符;
武元衡被暗杀前夜,写下了“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两句诗,次日太阳刚出东方,他就殒命靖安坊;
刘希夷因“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句诗写得太好,最终被自己的舅舅宋之问谋害;
苏麟一辈子就写了两句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却凭此“断句”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李之仪56岁时写下了“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短短几十个字打动了16岁少女杨姝的心,成百年之好;
林升过杭州,夜宿客栈,偶然间在墙壁上写下了一首无题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竟成了南宋的绝唱;
徐骏因“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两句诗,害自己丢了性命。
往前翻翻历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过是书卷上寥寥几个名字,转过头奔向现实,连这几个名字也消失不见。
然而岁月总是有迹可循,上下求索五千年,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一件事、一首诗曾让你感动。
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诗人,和他笔下的这首诗,就让一座城市有了不同的底蕴色彩。
0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随后攻下洛阳,次年潼关失陷,天下大乱,唐玄宗弃长安出逃避蜀,在马嵬驿还遇到了兵变。
此时江南之地还算太平,因此许多羁旅长安的文人士子纷纷避难吴越,张继就是这波流亡人群中的一员。
他乘着乌篷船,星夜兼程,到达苏州城时已是夜半时分,深秋冷月,乌鸣悲戚,一时感怀,就写下了这首绝唱古今的《枫桥夜泊》。
唐诗是有品级的,细分为正始、正宗、大家、名家、羽翼、接武、正变、余响等诗流,而张继的诗则被列入“接武”一级,连三流都算不上。
但是,张继有《枫桥夜泊》,就像白居易有《长恨歌》一样,这就足够了。凭借这首“枫桥夜泊”,张继足以笑看中唐诗坛,稳稳占一席之地。
千百年后,当你再游姑苏城,当地的导游一定会向你介绍寒山寺,讲起张继夜泊的故事,还会卖个关子问,大家知道“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指的是什么吗?
如果你回答“是江边的枫树”,导游会微笑着摇头,然后娓娓道来……
在苏州人眼里,假设你真不知道《枫桥夜泊》这首诗,你都不大好意思站在苏州河畔去回顾历史。
然而、然而,这首诗的争议还是很大的,当地人也未必讲得清楚。
03.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这首《阊门即事》也是张继流寓苏州时所作,阊(chānɡ)门在苏州城西,古代为迎送之地,通往虎丘方向。唐伯虎也曾借此题作过诗: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阊门外有一座桥,叫“封桥”,与江村桥相望,后来因张继这首《枫桥夜泊》,“封桥”易名为“枫桥”,因此有学者说,诗中“江枫”应为这两座桥。
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很奇怪,首先“枫桥”是因诗改名,这并非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而是逻辑思维,若“江枫”为桥,岂不是本末倒置。
当地导游之所以认为“江枫”为桥,目的也是为了推销景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