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刘邦这个亭长又是干什么的?

有说亭长连官都算不上,只能算个“吏”。也就是一个类似村长,专门管理下往来旅客人口登记,解决村里纠纷。秦朝最基层的干部,干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事。

这些误会让后世的朱元璋对刘邦很感兴趣,有些人甚至说朱元璋把他当做了偶像。

朱元璋喜欢刘邦,是认为两人都是沛县的、都是布衣、都是喜欢结交朋友、都以弱胜强、都娶了一样的老婆。

到后来都一样的杀光功臣。

还有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继任者都短命。

其实亭长没有传说中那么不堪。

亭长的属吏就包括亭佐、求盗、亭父、亭卒;配置有两名佐官,一名叫“亭父”,一名叫“求盗”,并配有五名士兵。还管着里、伍和什。算算人还不少,没个上百也有几十号人。

除了管治安、百姓、旅客、还有就是上面派发的任务,否则也没有后来的负责押送劳改犯去骊山。

所以亭长更倾向于派出所所长,是有实权的基层办事人员。

刘邦也不是像朱元璋一般,三代贫农,穷得全家饿死的那种。其祖上是魏国贵族,祖父曾担任过魏国的丰公,这个爵位可是不小的官,曹操曾当过魏公,相当于这个位置。

只不过曹操做大做强,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给儿子曹丕留下可以开朝立代的资本。

而刘邦的祖父生不逢时,秦军一打过来,什么都没有了。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到了刘邦爹这一辈,就成了靠种地糊口的农民了。

所以说,朱元璋和刘邦兮兮相惜,纯粹自作多情。

刘邦早期不去好好种地,史书记他“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喜欢和一群哥们到处吃喝,以现在的眼光,也是一群不务正业、游荡街衢的小混混、街溜子。

他爹刘公经常骂他,可刘邦依旧我行我素,还觉得自己爹没有慧眼。

他哥哥去世后,大嫂孤儿寡母。他不仅没帮上什么忙不说,还总是带着兄弟蹭饭,大嫂不胜其烦。

有一次刘邦又带人来吃饭,大嫂就在家刮锅底装作洗锅,把锅底刮得滋啦乱响,意思饭吃完了,他的朋友们看到后也就走了。

刘邦进厨房一看,发现锅里还是有羹的,嫂子是故意这样做的。

几十年后,刘邦做了皇帝还念念不忘,说是自己嫂子做人太差,所以不封侄子。被自己亲爹施压,这才封侄子做“羹颉侯”。

刘邦年轻时仰慕的魏国英雄、信陵君魏无忌。后来长大了,当上了游侠,就跑过去投奔,结果跑过去发现,人家早就死了。

曾是信陵君门客的张耳,在魏国担任外黄县令,招致四方门客。当时秦国已展开攻灭魏都大梁的战役,刘邦到外黄多次随同张耳交游,以宾客身份相处数月之久。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魏之后,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皆散去。刘邦回到家乡沛县。

刘邦就这样混着,青春就是那么短暂,一晃就这样过去了。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灭楚,沿袭楚旧郡设立泗水郡。刘邦年轻时是读过书的,又当过游侠,也算是能文能武的紧缺性人才。

要知道当时平民大多是文盲,读书非常费钱,等于家里没了一个劳动力,还要花钱供养,笔墨纸砚(那时便宜的纸还没发明,要到东汉,用的是竹简),还有书,很多书,学富五车就要五车书以上,那都是很大的开销。

一般人吃饭都是问题,一本竹简的《论语》都未必买得起,所以穷人都读不起书。

往往一张官府公告贴上去,呼啦围上来一群人,仰着脖子、长大着嘴,用清澈又迷茫的眼神看着公告,等识字的人念出来给大家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