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城太小,容不得这么多人,也容不了这么多的愤怒和悲伤,于是皇帝赵炅移驾大名府。
六郎随着队伍往大名府走,就是一支垂头丧气的队伍,大家心里失败的羞辱,也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怒火,只要有一点火星,他们的怒火绝对会燃烧起来。
六郎的心情糟糕透顶,这些天他经常梦到哥哥。战争结束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却刚刚开始,痛苦像毒蛇一样,啃噬着六郎的心灵。六郎走在队伍之中,痛苦、愤怒折磨着他,无处发泄的痛苦和愤怒,让他神情麻木。
六郎看看七弟,七弟也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七弟出来时,才十五五岁,这一年多的残酷的征战,让他长大了不少。
六郎问道:“你想家不?”
七弟道:“我想娘了!”
六郎道:“我也想!”
七弟道:“爹爹会让我们回家么?”
六郎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不知道答案,他不知道令公会心里怎么想。
七弟道:“这队伍磨磨蹭蹭的,我们先走吧。”说罢,七弟打马飞奔起来。六郎一拍战马,跟了上去。
在大名府休息了数日,皇帝赵炅觉得自己的伤痛有所缓解,于是召集众臣,商议奖赏和抚恤之事。皇帝到底是皇帝,他是军人出身,他了解军人,军人心中有怒火就得熄灭它,否则这把火迟早会烧到自己。
皇帝十分慷慨,对众将的奖赏颇为丰厚。皇帝最想奖赏之人,是那个救了他性命之人。
皇帝对众臣道:“此难若非令公数位公子以命相拼,朕一命休矣!联当重重封赏杨家父子,以报数位公子之死。”
潘美奏道:“边境多事,杨业父子是忠烈之将,皇上宜授予他们将帅之任,以彰显其才。”
潘美是大宋开国名将,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伐南唐,攻北汉,战功赫赫,与大宋战神曹彬齐名。
他此时出来说话,或许是看到杨家的惨状,心有不忍,毕竟他也是一个战将,惺惺相惜吧。一个人见到别人悲惨的时候,难免会藏起原先的嫌隙,露出几分真诚来。
皇帝准奏,封令公为代州刺史、三关兵马副元帅,封六郎和七郎为三关大将,奖赏令公百金和许多帛缎。令公将奖赏都分给了手下的将士。
之后,皇帝急匆匆班师,回开封养伤,他亟待治愈他那伤痛的心灵。皇帝给了令公的假,让令公回去探亲。令公并没有回开封无侫府天波楼,他要带两个儿子去雁门关,那里是他的下一个战场。
六郎理解令公。虽然令公在皇帝面前说的郑重其事,但令公的心里是惨痛的。骨肉连心,令公当然也不例外,令公为他的儿子们的死感到痛心,他只是不在儿子面前表露而已。当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心中的惨烈之痛才会表现出来。
令公无法面对自己的老妻令婆。令公带了他们的七个儿子出来,现在只剩下六郎和七郎。令公见了令婆,该怎么说?他可以在皇帝面前说自己的儿子们死得其所,但他没有勇气对令婆说同样的话。当初出征时,令婆嘱咐令公道:“带儿子们回来,一个都不能少!”
六郎担心令公,六郎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种预感让六郎心里不安。
六郎对令公道:“父亲,是不是让七弟回家,去看看母亲?”六郎一想母亲,心里就痛,母亲此时该是多么悲伤无助,身边连一个有力的依靠都没有。
令公道:“七郎封为边关大将,当以守边为重。”
七郎沉默不语。六郎觉得令公的心太硬,但作为军人,他不得不承认父亲说的是对的,守边是军人的职责。
令公似乎看出了两个儿子的心思,说道:“皇上对我们杨家恩重如山,托以重任,我们要替皇上守好边关,方能不负皇恩。”
六郎来和八王告别。八王心情不错。赏赐之事,终于告一段落,八王长舒了一口气。
八王对六郎说道:“令公赤胆忠心,偌大一把年纪,还为国守边,可敬可钦!”
六郎道:“契丹贼寇对我们杨家来说,既是国恨,又是家仇,我恨不能生食契丹贼之肉,痛饮契丹贼之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