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完全没有想到黛玉会打他朝廷上的大臣的主意。

哦,不能说是大臣的主意,是平时吃干饭的那些朝臣的主意,这确实是一个好的办法。

“可是怎么确认他们的学识如何呢。”康熙更担心他们的实力不过关。

“陛下找个有头来场考试就好了,也不用很正规的殿试,您就找个理由安排一个宴会,宴会上开心了,想要考教官员多正常,然后寻个有关民生的主题,当然其他的也可以。”

“那为什么不殿试。”

“他们好像没有几个是走正规科考路线上来的吧?”黛玉笑眯眯的开口。

平时虽然上朝,但是离康熙能有十万八千里远,真要是殿试呢么来,不等下笔呢,估计人就不行了。

毕竟康熙身上的气势不是那个人都能受得了。

康熙点点头,确实有一部分的小官不是走正常科举的道路上来的,他们大部分都是一些勋贵家族的子弟,哪怕心性比寒门子弟强一些,估计也强不到哪里去,或许心性还弱不少。

他需要跟那些大臣们协商协商,这是一个好办法,那些大臣估计是会同意的,不过无所谓,不同意也不是他们说的算。

于是康熙又带着人走了。

康熙一走,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康熙回宫召集了多位重臣,把这两个方法同时拿了出来。

第一个安排其他地区的农民去收粮食,没有问题,全体同意,这是一件大好事,对百姓而言。

但是第二个,他们就有些犹豫了,毕竟那些打酱油的官员有不少是他们的子弟,到底什么样他们比康熙知道的多了。

但是可以开恩科,开恩科还能让他们族里学识不错的人参加,只要是进士就能外派了。

只是让他们放弃这么一条路子,他们也不甘心,毕竟也是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发展好了对他们本家也是有用处的。

于是几位大臣表示可以在小范围之内试一试,或许能有不错的人选呢。

康熙把这件事情交给几个人处理了。

对于这几个老臣他还是放心的。

算是解决了两件大事的康熙开始想着能给黛玉什么赏赐,不仅是黛玉,还有她的小姐妹薛宝钗。

虽然地动范围很大,但是不影响京城要省亲的娘娘们的娘家修建别墅,所以薛宝钗现在已经给康熙送来了第一笔银子和账本。

因为最开始说好的,除去材料钱等,净利润薛家只要三分之一,薛宝钗本来是所有利润一起送过去的。

康熙虽然很想收下,毕竟他的国库穷啊,但是也不能让人家薛家搭钱,于是梁九功亲自送回去了三分之一的利润。

而剩余的利润,康熙看了也觉得不可思议,整整两千万两,那是他一年也收不上来的银子啊。

这还是前期的利润,后期的内部装修还没有安排呢,就一个房子的轮廓就这么多钱了。

而且不少人还订购了各种奇石,珍奇的植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