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涤彩坊出来,常茵和小微又去逛了几家针线店和布料店,常茵买的丝线和布料是整条街最好最贵的,小微有点心疼钱,刚赚的转头又要花出去了。常茵安慰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材料如果不好,即使技艺再高,成品也要大打折扣,这钱省不得的。再则,这钱花了下去,日后也定能赚回来的。”
除了这些,常茵还挑了几匹布料准备送给杨家人,杨伯伯和杨婶买棉的,干活时舒服透气,老人不喜欢花俏,所以选择深色而且稳重的布料;小微花季少女一个,常茵选了一匹粉色、印有紫薇花图案的丝绸布料,小姑娘应该有一身撑得起场面的衣服;杨大哥是个读书人,常茵选了淡蓝色的棉料子。除了这些,她也给自己和常昭买了许多,毕竟这里的布料多且好,难得来一趟干脆多买些。
于是,在回程的时候,马车被塞得满满当当的,人差点都坐不下了,杨保泰板起了脸,常茵和小微很难为情,低着头互相吐吐舌头不敢看他。杨婶看了觉得好气又好笑,只能把她们推上车:“好了好了,再不走真的天黑了,快点上车吧!”杨保泰只能坐到前面去,和车夫挤在一起,把位置留给了他们。
过了几天,定了食材,请了专门的厨子,常茵在院子里摆了十几桌,请村里人吃饭,几乎全村的人都来了。常茵很大方,杨家安排得又好,有肉有菜有酒,大家都吃得高兴。杨婶对外都说常茵常昭是她娘家的远房亲戚,双亲去世了,才来投奔她的。村里人都很淳朴,对于他们姐弟的到来并没有多大的抵触,反而都很欢迎,表示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流浪了几个月,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能立起门户,常茵心里激动,跟在杨婶后面,热情周到地招呼着大家。
好几个大婶看到常茵,心里都暗暗点头,积极一点的直接去找了杨婶,表示要给常茵拉媒议亲。杨婶心里吐了一口老血,只能表示常茵还小,还未及笈,要过两年再说。那些大妈如何肯饶,追着杨婶不停游说,搞得杨婶不胜其烦。
过了几天,常茵请村里的孝良大哥帮忙在院里种几棵果树,孝良大哥是个憨厚朴实的汉子,原来在大户人家里做过花匠,也是村里的木匠,常茵家里的家具很多都是请他做的。一听叫他帮忙,孝良大哥立马爽快答应:“你想种哪些?本地长得好的有桃子、梨子、葡萄,这几种都建议你种,果子好吃,开了花还好看!”常茵想了想:“除了这些再种棵梅子树吧,梅子泡酒最好喝了。”“好咧!明天就给你拉来!”
果然,到了第二天一早,孝良大哥和他媳妇已经拉着车过来了,常茵还在叫常昭吃早饭呢,他们已经站在院门口喊了。
常茵赶紧把人迎进门,孝良大哥不肯耽误时间,直接就在院子挖坑种树了,常茵还想叫他先喝口水,孝良嫂子拉着她:“让他去!他有活不干心里不踏实,谁说都没用。”孝良大哥听了也不反驳,只“嘿嘿”一笑,对妻子说:“你去歇歇吧,待我好了再一起回去。”便自顾自埋头干活了。孝良嫂子伸出双手一摊,似是无奈地说:“看吧,连我都嫌。”常茵便笑着说:“那嫂子便进来喝口茶吧。”
常昭坐在饭桌前正在喝粥,见人进来了,连忙起身行礼。孝良嫂子赶快挥挥手:“乖孩子,快坐下,吃你的就是,我和你姐姐说说话。”孝良嫂子对常茵说:“这孩子真懂理!你教得好!”常茵笑笑,拉着她到正屋坐下:“嫂子来坐,先喝口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