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后来被杀,陈平真的补了一刀,要说没有原因,我不信,所以才有了这个剧情。
其实那个时候有点想参考家父汉高祖这本书,但是查到了陈平和韩信之后,我发现我参考不了,我和那本书的大大想法是不一样的,那本书陈平和韩信可以和平共处,我查的史料显示,两人是有矛盾的,只是一直忍着的。
所以我只能自己查自己写,因为不是学历史的,其中就很艰难,很多剧情需要反复查询对比才能做出来。
如果哪里不合逻辑,那不合逻辑的一定不是我,嘿嘿…我不背这个锅。
再比如,史上皆认为范增被离间至死等于项羽被砍掉了脑子,而后项羽便屡屡失败。
真的如此吗?
范增有哪些表现?初见项梁时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鸿门宴时力主杀掉刘邦,横向对比张良是一个接一个计策,刘邦节节高升,反倒是项羽一直在走下坡路。
又比如项羽自号西楚霸王,为什么项羽要自己给自己封王,难道就真的这么狂妄自大?
结果就查到了高祖本纪,刘邦入关中,自号关中王…
这是巧合吗?
我起初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查到楚国历史,发现这是楚国独有的风格,楚国开国就是这样的,简直是一脉相传!
楚国先祖是被商驱逐的,然后为了重回中原为周出了大力,结果只被封了最低等的子爵,于是便自王…
这不仅是群龙无首的无奈之举,更是纯纯的楚人传统。
刘邦为何后来又不自王了呢?
这就又查到了,刘邦开始自称魏人这段,要跟楚人切割关系,为了拉拢诸侯,为了搞政治正确,跟吕雉张良一起玩神神鬼鬼的把戏。
再比如项羽是守旧贵族,刘邦是平民出身,所以项羽只想建立诸侯国,刘邦建立了大一统。真的是这样吗?
发现,两人都曾经看到秦始皇车架说恨不得取而代之。而直到刘邦死去,大汉实行郡县制的直属地盘,都没比诸侯国大多少,本质上大汉初期也是诸侯联盟,大汉是最大的那个诸侯。
大汉的版图是后面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始皇帝始终是无法被超越神一样的存在。
刘邦项羽二人在这方面实乃一丘之貉,老大不说老二,后人也不必贴金。
两人在大部分的对比中,对比结果都是惊人的一致,若说最大的不同,大概是刘邦不要脸,项羽特能打。
再比如说,汉初很多大臣不得善终,吕雉晚年杀掉了很多重臣,为什么没杀张良,结果就查到了吕雉居然和张良是类似师兄妹的关系。
虞姬和戚姬的关系也是这样查出来对比发现的。
正是这种原因,本人承诺本书以正史为先,却不会尽信正史,不然很多事情作为现代人都是无法理解的。
这也是我很想写楚汉之争的原因,历史的只言片语,带来的只有遗憾,深入发掘才能了解其中的乐趣,也还给历史,一点点的真相。
本书不会强行降智和升智,起码主线是不会的。写书的习惯是抛开历史人物的一切光环,以普通人的身份代入其中,想象遇到什么情况会怎么做又会产生什么后果。
人物性格和行为以历史该人物做过的事情和记载为准,如果真的发现某人被降智,大概也许那人真的很蠢吧。
女主切入本书可以发现时代的更多细节和角度,主线其实是项羽。
本书中的社会背景、饮食习惯、科技水平等,参考春秋、战国策、清华简、道德经以及汉代淮南子等书设定,也会经常查各历史大佬的解说。
猪脚设定就是普通人,无金手指,无超能力,无神,无超武,猪脚懂的会的本人大部分都会,猪脚在书中的所有科技树,绝不临时查资料,必是本人写书前就懂的东西。
也不会想当然的认为肥皂玻璃枪炮吊打一切,历史我都不能全信,凭什么信别人的小说。
还真别说,让我去造还真造不出来,起码三酸两碱工业制备,我是不会的。
本文肯定是爽文不虐,毕竟,项羽阵营的优势那么大,怎么也不可能被刘邦欺负了,预估就是个平平无奇的种田文。
ps.新的一章正在审核,我先补觉去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