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沉思片刻,“公子之言,确有几分道理。只是黄盖来降在即,此事重大,需得丞相首肯。”
“植一向不参与战事,父亲对我所书言论具当笑谈,望二位与植一同说服父亲改变策略。”
贾诩点头:“我二人正要去文烈船中商议此事,公子可与杨主簿一同而行。”
曹植知晓他口中所说文烈即曹休,看来这军营之中,不同意此战之人颇多。
他与杨修互视一眼,当即点头。
四人来到曹休船中,只见他正在查看舆图,眉头紧锁。
贾诩率先开口:“文烈,深夜打扰还望见谅。”
曹休点头,“无妨,不知道诸位来军船所为何事?”
“适才在岸边见丞相斗志昂扬未敢阻拦,唯恐丞相生怒,私下思量却觉得为人谋臣者,当冒死进谏。如今荆州虽定,但民心未附,此时强渡与那周瑜交战,恐怕不是明智之举。”贾诩缓缓道。
曹休皱眉:“为人臣子,忠人之事,适才你未曾阻拦,如今却又有其他想法,反复无常岂是大丈夫所为。”
“植虽不才,但对兵法亦有所涉猎。”曹植这时开口道。
闻言,贾诩、曹仁、曹休三人皆看向于他,连杨修都一愣,他整日陪在这三公子面前,可从不知他爱看兵书。
曹植猜到这四人所想,摸摸鼻子,反正看书一事,谁人可佐证自己未曾读过?
曹仁开口道:“公子,有何良策?”
“植以为,我军应先稳固荆州,待民心归附后再图东吴。今夜之战,若能推迟,或许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曹休听曹植如此说,言语里流露出三分轻屑,“公子善文墨之事,怕是畏战。如今我军刚拿下荆州,正是士气大涨,何惧东吴?”
“植非畏战,只是不愿无谓伤亡牺牲。将军怎能确保那黄盖是真心归顺?若是诈降,我们又如何自处?”
贾诩点头道:“公子的话不无道理。但丞相决心已定,我等几人恐怕劝说无效。此战不可避免,为今之计,是如何能胜。”
“植知三位近日苦思战事,对于今夜是否渡江,哪怕口中不说,心中亦有疑虑。我亦对此深有同感,且容我细说。荆州水师,虽是善熟水性,但毕竟训练时日尚短,与东吴水军相比,战力仍有不小差距。再者,荆州刚刚归降于我们,人心不齐。那东吴水军久经沙场,若在江上交锋,我军胜算委实不大。此外,我军长途跋涉来此,许多兵丁因为水土不服而身体不适,虽强撑着拿下荆州,可士气亦受影响。若此时开战,恐怕难以发挥出我军的全部实力。至于东吴将才,黄盖老成持重,周瑜智计百出,他们必不会轻易让我军得逞。若他们利用我军的弱点,施以奇谋,我军恐怕难以应对。”
贾诩没想到曹植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曹休不善于言辞,但也被曹植的话所打动,若有所思。
而曹仁则显得将信将疑,他一向并未把曹植这位年轻公子放在心上,只觉得是个文采斐然的少年郎,于军事无利,此番侃侃而谈莫非有军师不成?
思及此处,他看向杨修,听闻此子颇有大才,莫非是他在背后指点。
然而杨修此刻面上的震惊并不亚于自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