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阳升起,大唐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唐皇宫太极殿,李世民正在举行朝会。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随着内侍的声音起伏,朝会就此开始。

“众卿有事情要奏吗?”李世民朗声问道。

此时,一御史出班提议道:“臣有本奏!”

“讲!”

“臣杜宣仲,奏请蜀王殿下就藩!”

而当这御史讲完这句话以后,偌大的太极殿中,竟然接连有十几名御史以及官员尽皆附议奏请蜀王就藩!

长孙无忌此刻面无表情,但他心里却是在暗自确认自己的谋划是否有所遗漏。

听到这些御史和官员的联名奏请,李世民却是暗笑,他看了看老神在在的长孙无忌,心道:就这些小鱼小虾就能左右朕的想法吗?

你长孙无忌的想法,无非就是想撵走对太子不利的人,或者说对你长孙家不利的人罢了,真以为朕看不出来?

于是他故意问道:“长孙大人,可有何看法?”

听闻此话,长孙无忌也是十分无奈,他明白李世民看出来这件事情是他在推波助澜,于是出班说道:“臣长孙无忌,奏请蜀王离京就藩!”

“理由。”李世民淡淡说道。

“理由有二,其一,蜀王殿下年龄渐长,且聪慧异于常人,应早至封地治理一方,造福百姓。”

“其二,当今太子已立,国本已固,藩王留京,或有萧墙之祸!乃是大忌!”

“请陛下明察!”

说罢,长孙无忌也是立马跪倒在地,而他身后刚刚那些联名上奏的人也纷纷跪在地上,大有一副你不同意我就不起来的意思。

李世民沉默着没有说话,他不是不懂长孙无忌的想法,也不是不懂藩王留京的危害,但是李恪不能出京!理由可太多了!

就因为他太聪明,就不能出京!就这一条!能造出那么多利国利民的东西,放他走?不存在的!

但这些人跪着不起来也不是回事。

正当他在思考时,正在听政一直沉默着的李承乾开口了。

李承乾没有他老爹那样的定力,他只知道这一切都被他三弟李恪猜中了!

于是他朝李世民拱手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蜀王不宜就藩!”

此话一出,就连李世民都认认真真盯着他这个坐在轮椅上的儿子看了又看。

“太子慎言呐!”长孙无忌听到李承乾此话,急忙开口劝道。

但李承乾却是看都没看他一眼,接着对李世民说道:“父皇,蜀王此前之功,儿臣不再赘言,但单论一事,蜀王就不应离京就藩!”

“哦?哪一样?”李世民面带欣喜之色,他知道李承乾想说的是什么,他高兴的是自己这个儿子总算是有了自己的主张,而不是什么都听别人的!

“父皇,蜀王有制器百工之术,此前已经制造了曲辕犁、煤炉等器具,目前看来均是利国利民之器,如令蜀王归属封地,岂不是令明珠蒙尘?朝廷失一人才矣!”李承乾说得头头是道,听得李世民连连点头。

此时的李承乾并没有停止自己的辩论,他朝着李世民再次拱手说道:“至于长孙大人所说的萧墙之祸……实乃妄言!”

李承乾指着自己腿上的石膏和身下坐着的轮椅接着说道:“蜀王对儿臣的关心,父皇已然看到了,儿臣以为长孙大人有离间天家亲情之嫌!请父皇重罚!”

闻听此言,长孙无忌的心仿佛在滴血一般,他怔怔地看着李承乾的背影,他不明白为什么太子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呢!

自己做这一切难道都是为了自己吗?都是为了你好啊!太子殿下!

长孙无忌此时已是失了分寸了。

但同时,他内心也明白,就算李承乾再怎么说,李世民也是不会轻易放弃他的。

于是他眼中含泪水,扑通跪地,说道:“陛下,蜀王在民间的名声已然超越了太子,此事对国家,对社稷,对太子绝非好事啊!臣绝非妄言!请陛下……明察!”

“请陛下明察!!”其他的上奏的官员也纷纷再次磕头道。

离间天家感情,他长孙无忌不会做!至于祸起萧墙这个问题,李世民只能说:虽然你说得很好,讲得很对,但你劝谏的方式,我不喜欢。

动不动就跪在地上不起来,什么意思?逼宫吗?

但见长孙无忌一脸委屈眼圈泛红地跪在地上,李世民也是心有不忍。

正当李世民左右为难之时,李承乾又建议道:“父皇,此事关乎蜀王,不如请蜀王自己上殿说话,如何?”

李世民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颇有些欣慰,好儿子是越来越有水平了,都知道替父亲想办法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