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在等待旨意的这几天可没闲着。他在码头租用了一间不小的仓库,用于存放在市场上购买的物资。
他这次来临安,人没带多少,但金银却没少带。黄金500两,白银三千两。这都是天平军近一年从金人那里抢来的。多出来的零头都给李铁枪他们几个高级军官分了。
至于铜钱,当初耿京在的时候,就直接分发给兄弟们了,一个铜板也没留下。
在南宋黄金和白银是不能直接用来交易的。黄金还好,很多人都认可。至于白银,除非大宗贸易才允许使用40%的白银用做货款,其余的还需要铜钱来支付。
按照现在的汇率,一两黄金换取两万三千枚铜钱,一两白银可以换取两千八百钱。算是历史上,白银最值钱的时代了。
李玄刚入临安的时候,就把所有金银换成了会子揣在怀中,一贯770文,一共25800贯。还有个45贯的零头让兄弟们洗澡去了。
好在两年前南宋发行了会子,不然买东西的时候光是带钱,就能让李玄哭出来。会子是模仿四川交子的产物,可并没有吸取交子的惨痛经验,到最后也没有什么好的结局,都逃不出滥发的诱惑。
还好会子刚发行两年而已,目前还算保值。李玄是打算将会子全部换成物资的。这东西可越留越不值钱。
古时的货币制度非常混乱,尤其是宋朝。除了布帛、粮食、会子等可做货币使用外,四川那边的铁钱,也可在川地用来交易,谁让大宋禁止金银铜入川呢。
只不过这就苦了四川百姓,十几贯的铁钱才有一贯铜钱的购买力。这也就意味着别人背一斤钱,而你就要背上十几斤钱才能购买同样的货物。
在交子被废,会子还没有问世的几十年里,川地百姓出门就要背着几十上百斤的铁钱,才能出门买东西。
宋朝根据铜价的变化,每个时期的一贯钱,都不一定是多少。李玄穿越前一直以为,古代一贯钱就是一千个铜板呢。
现在官方规定的是一贯钱770文,称为短陌。1000文一贯,被称为足陌。既然官方认定一贯钱770文,为什么还要有短陌、足陌之分呢?
那当然是地方官员为了谋利呗。本该按照短陌缴纳的赋税,地方官收取的时候,却是以足陌收取的。这多出的两层钱财,自然会落入地方官手中,用来打点上下。
这还只是针对那些缴税大户的特有策略,至于各种税收名目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田税、地税、契税、人头税、商业税、商品税这些都是明面上的赋税,没什么好说的。除此之外还有加耗、折变、助役钱、过路钱、枯骨钱、户帖钱等等。
这些没有规定具体数额的杂税,可就是想收多少就收多少了。地方官员总有办法,榨取百姓的每一文钱。
南宋有钱没错,但那是基于百官的横征暴敛。只有官员和富商们才能享受着空前的繁华。更多的还是贫苦的百姓,在生死之间痛苦挣扎。
一旦年景不好,收成欠佳。那就必然出现农民起义。说起农民起义,历史上没有比宋朝年间更加频发的朝代了。
以至于宋朝的安抚使其主要职责,就是安抚起义的农民。为此官府每年还要为此立项,拨发钱款。那真是只要能榨出油水,就往死里榨。出了事,再拿钱摆平。也不知道是赚是赔。
宋朝海贸发达是出了名的,但即使在南宋也只占全国税收的20%左右,更多的还是苛捐杂税。以至于现今还在泉州同安县当主簿的朱熹,日后就会说出惊世之言:
‘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
倾全国之力供养一城,临安虽说没有当初汴京那么繁华,但发展的速度也远超想象。一个西湖边上只有14平方公里的临安,却包揽着全国50%的消费,这也没谁了。
除了临安也就泉州和广州还算可以,其他地方就有些不堪入目了。平头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北方金主完颜雍在停战之后,开始休养生息,大力改革,给予汉民不少优惠的政策。以至于多年后,开始有宋人北逃到金朝过活。
相比现在的赵构和即将登基的赵眘,完颜雍在治理朝政方面确实要胜于南宋。百姓,特别是农民,生活的要相对宽松一些。到了那时李玄的义军再想一呼百应,可就千难万难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