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0年的蜀都,人们沉浸在一片喜庆与祥和之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红灯笼和各式各样的彩饰,寓意着新年的到来和生活的美好。

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的火药味和食物的香气,整个城市洋溢着节日的欢乐。

刘禅在宫中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但他心中始终挂念着边疆的将士和百姓。他下诏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倡导节俭过年,反对奢侈浪费,以此减轻民众的负担,让更多人能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新年。同时,命人准备巡视边疆所需的物资,包括军粮、衣物、药品等,确保巡视过程中能够及时补给,关怀到每一位将士。

春节刚过,刘禅便率领着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巡视队伍,踏上了前往边疆的征途。

沿途山川秀美,风景如画,但刘禅无心欣赏。此行不仅是为了视察边防,更是为了了解民情,解决边疆地区的实际问题。

队伍穿越了崇山峻岭,历经半月的艰苦跋涉,终于抵达了边疆重镇天水。

天水郡,这座位于蜀汉北疆的重镇,此时已是一片欢腾。得知刘禅亲临的消息,郡守与各级官员早已率领着全城百姓,在城门外列队恭候。而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王志伟亲自率领的一众将领,他们身着铠甲,英姿飒爽,站在队伍的最前列,以最高的礼节迎接刘禅的到来。

随着刘禅的车驾缓缓驶入视线,整个迎接队伍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王志伟上前几步,躬身行礼,声音洪亮而充满敬意:“臣诸葛亮,率天水郡全体将士及百姓,恭迎陛下圣驾!”

刘禅走下车驾,面带微笑,缓缓走向诸葛亮,亲手将他扶起,说道:“丞相免礼,朕此次前来,一是为了视察边防,二是为了看望大家,感谢你们为蜀汉边疆的安宁所付出的辛劳。”

王志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深知刘禅此举的深意,不仅是对将士们的肯定,更是对边疆稳定的高度重视。他再次躬身,表示将不负重托,继续恪尽职守,保卫边疆。

随后,刘禅在王志伟及众将士的陪同下,检阅了驻守在天水郡的军队。将士们精神抖擞,士气高昂,展现出了蜀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坚定信念。刘禅对将士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亲自为他们颁发了赏赐,以表彰他们的忠诚与勇敢。

巡视结束后,刘禅在天水郡内举行了盛大的宴会,与将士们共庆佳节。宴会上,歌舞升平,欢声笑语不断。刘禅与将士们推杯换盏,畅谈家国大事,共同祈愿蜀国的繁荣与昌盛。

此次巡视天水郡,不仅加深了刘禅与将士们之间的情谊,也极大地鼓舞了边疆将士的士气。

在宴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刘禅开始与王志伟及其他将领商讨边境防务问题。

刘禅询问了当前边境的形势、敌军的动态以及守军的战备情况。王志伟详细汇报了近期的军情,刘禅认真倾听并不时与众人一同商议加强边疆防守问题。

接着,刘禅还深入了解了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发现他们面临着一些困难。他下令减轻赋税,改善民生,鼓励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

离开天水郡后,刘禅继续前往其他边境地区进行巡视,一路上察访民情,解决问题。他的仁德之举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也让士兵们更加忠心耿耿地守卫国土。

公元240年春,天水郡内,蜀国军队严阵以待,军营遍布于城内外关键位置。士兵们身着蜀军特有的铠甲,手持长矛利剑,训练有素,巡逻于街巷之间,确保治安稳定。城墙之上,箭楼、了望塔高耸入云,守军日夜不息地监视着四周的动静,以防魏军或其他势力的突袭。

随着蜀军对天水郡的有效控制,当地民众的生活已恢复正常。农田里,春耕正忙,农民们辛勤劳作,期待着来年的丰收。市场上,商贾云集,货物琳琅满目,从粮食布匹到铁器陶器,应有尽有,满足了民众的日常需求。

同时,王志伟减轻百姓赋税;派遣官员和医者,为民众提供医疗救助和救济物资;修复受损的城墙和道路,修建水利设施以灌溉农田,并完善了城内的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设施。这些举措不仅减轻了天水百姓的负担,提高了天水郡的防御能力,也为民众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进一步改善了民生状况,深受天水百姓的赞誉,越来越多的民众认同并拥护蜀国的统治。

王志伟还在天水郡设立学堂,教授儒家经典和军事知识,培养了一批既有文化素养又具备军事才能的人才。

凉州,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凉州南靠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是黄河以西最大的一片绿洲,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凉州地区土地肥沃,适宜农耕。农民们种植小麦、大麦、豆类等作物,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粮食来源。凉州草原广阔,适宜放牧牛羊等牲畜。畜牧业与农业相结合,形成了凉州地区独特的农牧业经济结构。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凉州的商业贸易也十分繁荣。来自中原地区的商品通过凉州运往西域各国,而西域的珍宝、香料等也通过凉州进入中原市场。

蜀军天水大营,王志伟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蜀军的行动计划。王志伟目光注视着地图上的凉州,“凉州地理位置重要,乃是我军西进的关键。我决定派一支精锐部队,潜入凉州,搜集情报。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与周边部落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王志伟表情严肃,眼神坚定。

杨卫国站出来,拱手道:“末将愿意带领部下,潜入凉州。”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