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这一天,林根硕的探险盗墓小说《盗墓笔记》,由华国友谊出版社出版发行。
李利明不仅在电话里,向林根硕表达了祝贺,也跟他透露了下图书的相关情况:“根硕,你这《盗墓笔记》首印2万册,定价为9块9。”
林根硕没出过实体书,对出版的相关事宜,只能算是门外汉,随即疑惑地问道:“利明,首印2万册,究竟算多还是算少?”
李利明不假思索地说:“当然算多了,你一个新作家的第一本书,首印能有2万册,对我们出版社,是一项风险很大的投资。”
“这说明主任,还有我们出版社,对你这本《盗墓笔记》的销量,还是比较看好和重视的。”
“我就这么跟你说吧,一般新人作者的新书,首印不会超过1万册,因为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多,我和主任也尽力帮你争取了……”
面对林根硕这位新作家,李利明也是长短短说,简单的给林根硕,科普了下新书出版的各种因素。
通常情况下,出版社新书的首印数量都在1000册以上,但也经常有市场预期更高的新书出版。
有一些市场预期比较好的新书,比如一些畅销作者的新书,它们的印量就远高于平均水平。
如果还是按照惯常方式安排印制,就很容易出现断货的情况,最终影响图书的销量。
在出版行业里,编辑、发行矛盾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一本新书的首印量。
有的编辑对自己的图书充满了信心,生怕断货被作者骂,所以恨不能每本书都是5万册起步,全部店面码堆陈列。
有的编辑本身不是很有自信,但是寄希望于首印量多一点,铺货量大一点,从陈列的角度多吸引一点读者的注意,增大购买机会。
还有的编辑,干脆就是为了完成出版合同上与作者的约定,不管策划质量和沟通的结果如何,合同上说印多少就印多少,至于能不能卖出去?不关心…
而对于发行来说,首印量就是个无解的谜题,印多了怕滞销,印少了怕断货。
所以大部分的工作,只能跟着考核指标走——你考核退货率,我就宁可少印不多印,你考核发货码洋,我就多印多发。
了解了出版社主任和编辑对《盗墓笔记》的重视和付出,林根硕也很开心,感激道:“利明,真的非常感谢,辛苦你了,能帮我争取到这个首印量。”
李利明很欣慰,笑着打趣道:“咱俩谁跟谁啊,还跟我这么客气。”
“你要真感谢我,就等你这本《盗墓笔记》大卖了,给我写本续集吧,我知道你这本书,肯定还有很多内容可以写的。”
林根硕也没有推脱,爽快地说:“行,要是《盗墓笔记》能大卖,就冲你这句话,我都要再写一本续集。”
李利明很高兴,笑着回道:“这可是你答应我的,到时候可不许拖稿。”
“没问题!我说到做到!”
当然了,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如果《盗墓笔记》真的大卖,且要出续集,那林根硕肯定也要考虑版税比例这个事儿,毕竟在商言商,不可能只论交情,不讲利益。
然而,让林根硕始料未及的是,《盗墓笔记》这本书,还没在市场面上热销,反倒先在燕京电影学院,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事儿要说,也不能全赖孙俐,主要是《盗墓笔记》这本书,实在太吊人胃口了,根本停不下来。
为了尽快看完《盗墓笔记》这本书,孙俐和左小轻这两三天,几乎一有时间和机会,就会拿出来欣赏,连黄垒约她俩去宿舍开小灶,都婉言拒绝了。
和当下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孙俐和左小轻阅读速度也比较慢,一本11万字的《盗墓笔记》,愣是看了足足三天,才从头到尾看完。
话说这年代的大学生,也没什么太多的娱乐,看书算是最大的消遣之一。
什么书都看,金庸、古龙、琼瑶、三毛等等,都是这年代的畅销书。
宿舍和班上的其他同学,看到孙俐和左小轻,每天都聚在一块看小说,看得如此痴迷,也难免对这本小说心生好奇,也想一睹为快。
在其他同学的恳求下,孙俐就算心里很不情愿,也不好意思不借,毕竟在此之前,她也有借过别人的杂志和小说。
结果,孙俐这一借,《盗墓笔记》这本书,就成了理论课堂上的香饽饽,几乎每节理论课,都有人排队,等着欣赏这本书。
“什么是洛阳铲?”
“土夫子是什么意思?”
“粽子是僵尸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