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善兄,你说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走出文楼,赵勉忍不住问道。
詹徽瞥了赵勉一眼,摇了摇头:“陛下圣意裁断,圣意岂是你我能猜测的。”
眼见詹徽不想多说,赵勉闭了嘴。
一行人走到半途,就见蒋環步履匆忙,直奔文楼而去。
赵勉啐了一口:“锦衣卫的渣滓!”
詹徽没有说话,只是望着蒋環匆匆走过,眼眸微垂。
……
“臣锦衣卫指挥使蒋環,叩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朱元璋将书信写好,道:“蒋環,让锦衣卫日夜兼程,尽快将圣旨和密信送到燕王手中,不可迁延罔顾。”
“臣遵旨。”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古老的文明从黄河两岸萌发,逐渐的发展壮大。
到现在,已经有数千年时间。
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在百姓心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对于自然环境的改变也在逐渐剧烈。
黄河流经中原大地,自古以来就是王朝腹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达到了极致。
统治者大兴土木,百姓开垦耕地,再加之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作用下。
黄河水不再清澈,而是裹挟着大量泥沙,席卷而下。
最终带来的后果,就是黄河河道泥沙淤积严重,随着时间推移,越发高于两岸土地。
一旦降雨量增加,黄河水泛滥,两侧河堤极有可能被暴涨的洪水冲破,造成决堤。
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对黄河进行过治理,无非就是堵和疏两个字。
虽有成效,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加之南宋将领杜充一招掘开堤坝,水淹七军的愚蠢做法,导致黄河夺淮入海,生灵涂炭。
从此时开始,黄河水患问题愈发严重,到了明朝,已经是积重难返。
决堤这种事情,几乎是年年都有,区别只在于规模大小罢了。
朱元璋深感忧虑,他也是穷苦百姓出身,自然知道天灾对于百姓的摧残有多么严重。
尤其是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也就罢了,还夹杂着人祸。
“希望老四不会让咱失望。”
……
第二日一早。
大本堂内,朱允炆坐在偏殿之内,旁边是黄子澄。
“殿下,昨日陛下召见六部九卿有司官员,为的是阳武决堤、黄河泛滥一事。”
黄子澄和赵勉关系不错,自然得知不少消息。
眼下正是夺嫡的关键档口,黄子澄觉得这些事情,也该让朱允炆知晓。
如果能够有所表现,毫无疑问更能增加夺嫡的胜算。
朱允炆脑海中闪过回忆,黄河决堤的确是常有的事情,看来这一次规模不会小。
“黄河决堤自古有之,能让皇祖父震怒,必定是祸患不小,最终可商议出结果?”
黄子澄压低了声音,道:“皇帝陛下震怒,吏部尚书詹徽提出建议,由宗室前往巡视,据赵勉所说,詹徽的意思应当是想让殿下您巡视河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