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水娃稍信回来说少爷要午时才能到,现在离午时还有两个时辰呢。您看现在就...”一位身着灰色布衣朴人打扮的中年男子恭敬的站在一名身着红色锦衣的中年男子后面说道。
“是啊老爷,阿福说得是,现在时辰还早,再等一会世安就回来了。”这时锦衣男子身旁一位略显福态身着华丽的中年女子说道。
“夫人,我只是到街面上去看下铺里的生意,昨日听李先生说,最近天气已经热起来了,到铺里买防暑驱邪药的人多了起来,故而今日早点出门去铺里看看。”锦衣中年男子佯作愠怒态说道。
“老爷说的是,最近铺里生意老爷是要去看下了。”中年女子掩嘴笑了笑说道。
“阿福,走,我们去铺里看看。”中年男子说完后对着阿福招了招手向着门外走去,阿福应了一声跟在了后面。
麻口镇,地处江南西道豫章郡郡府豫章城东三十里瑶湖畔。据说本朝太祖争天下时,路过此地,食当地一种叫芋头的食物,吃后口麻而赐名:麻口镇。
据太祖实录载:祖与凉战于鄱,一日祖巡于野,凉兵远观之,逐与祖战于野。凉兵众而祖兵寡,祖兵寡而不敌,祖择路而退至瑶湖畔,民藏祖于院,凉兵至而未察,过。祖出而腹中饥,民自地出芋头,煮。祖食之而口麻,曰:“麻口矣。”故而从此后此地就叫麻口镇。
麻口镇镇上常住人口一共有住户二百五六十户左右,人口有一千余人。其中魏姓、张姓、周姓三姓为主。下属村庄有十几个,除上述三姓外还有一部分陈姓、闵姓,龚姓人家。陈氏是一百余年前搬至麻口镇,由于之前世代行医,且医术精湛又乐善好施,故而在镇上口碑颇为不错。
陈氏到了陈景这一代,已经是在麻口镇的第四代。陈景作为陈氏在麻口镇上代表人物,不光继承了先辈精湛的医术,且先辈的乐善好施的作风也完美的继承了下来。遇到家中困难的病患不光不收诊金,且施医赠药分毫不收,这让本就好的名声更加声名远扬,在方圆五十里左右都被誉为陈大善人、陈神医。
豫章郡郡城以西三百里开外有一处大山叫梅岭,梅岭中有一山庄叫洗药山庄。传说四百余年前当朝药王李先生在此采药行医,在闲暇之余也会开坛讲学。在李先生住处附近处有一湖,而李先生与其弟子经常在湖中洗药,此后当地人把此湖改叫洗药湖。
李先生大约在梅岭山中种药采药及行医讲学十余年,之后便带着弟子离开了此处,回到自己家乡开创了药王谷,就再也没有来过洗药湖。
李先生的后辈弟子中有一人叫万俟山,豫章郡人,在药王谷创立八十年后回到豫章郡洗药湖,为感念师恩,在湖畔建立洗药山庄,至今已有三百余年。
洗药山庄一经创立便成为豫章郡最为有名的医学圣地,一时间豫章郡内各路达官显贵和富家大户到此寻医问药。更有甚者江南西道各路商贾路过此处都要讨上一剂汤药或药方回家调养身体,而西道内的各路医者更是来此求学者更是络绎不绝。
麻口陈氏一直以行医为生,对于洗药湖可以说是向往至极。终于在十余年前通过郡城里的一位洗药山庄弟子的引荐,将陈世安送到了洗药山庄学医。今天恰好是陈世安学成归来的日子,所以陈景一家上下都在准备着陈世安学成归家。
瑶湖,位于豫章城东三十里,湖宽十余里。今天湖面平静,波光粼粼水面荡漾,一艘渡船正划向麻口镇方向。船头站着一位二十岁左右青衣青年,青年身高八尺,浓眉大眼,口眼方正,皮肤白皙。
青年双手背于身后,正看着瑶湖景色。在青年身后站着一名十七八岁少年仆从,身高八尺,眉目清秀,皮肤黝黑,身体稍显单薄,双目有神,少年仆从垂手站在青年身后。
青年正是陈景之子陈世安,身后的少年叫水娃。十年前陈世安和水娃一起离开麻口镇,到洗药山庄求学,今日学成归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