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队转眼两个多月了,因为离家较远,宋明中间只回过一次家,拿了些换洗的衣服,买了一条流行的灰色裤子,是一种化纤料做的,光滑纤薄,不会像棉布裤子容易起皱。
宋明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吃早饭或不吃早饭,然后广播杨股长交给他的稿件,中午和染房的一堆人挤着到大炉子前捞面条,午休,参加村里的会议,或跟随村委干部去处理一些鸡零狗碎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
吃晚饭,回屋看书,听染房一帮男女喝酒打牌打情骂俏,讲段子,开越粗俗笑得越放肆的玩笑。关了那套嗞嗞作响的广播设备,上床,想想这想想那,想想那个女生,睡觉。
这两个月来,他捞面条的技术越来越老练,只须一挑筷子就能不多不少正正好好捞满一碗,无需第二下。除此之外,他实在想不出自己还有什么长进。念稿子念得越来越无精打采,连自己也不愿意多听半句,有次广播坏了,他表面上看着特别关心特别惋惜,其实内心开心得不得了,巴不得那广播永远修不好。
老林也说,耳根子总算清静了几天。他开会就想打瞌睡,因为每周都开半天,每次内容都大同小异,先是各组依次汇报工作,汇报来汇报去还是那点事,然后领导讲话,讲过来讲过去,还是那几句话。
然后发放上周通讯稿,八开纸单面油印,每周一期,几个栏目,上面印有各组撰写的文章,要求各组积极投稿。每组一沓,根据所在村落的大小多少不同。公布公布各组发表文章的数量,表扬表扬先进。
每当这个时候,杨股长似乎总会多少有点不自在。杨股长是这个乡的带队领导,也是宋明这组的组长,但他们这个组在上面发表的文章数量排名倒数。尽管杨股长多次鼓励宋明积极投稿,但宋明只勉强写过一次,还没能选上。不过杨股长也有理由,因为他事务忙,而他们组事实上只有宋明一人在工作岗位,投稿少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宋明远远没有忙到那种程度,但他实在不知道写些什么,他看看那一期期通讯上,除了一些东拼西凑的理论就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雷家丢了一只猫,工作组帮忙找了回来,李家两口子生气工作参与调解,如何以情动人以理服从把那媳妇从娘家劝了回来。张家一头猪发情跳圈跑了几个工作组联合起来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终于在那个白菜地找到了。
工作组还有一位姓韦的组长每天都记工作日志,成为典型榜样,领导说,像这样详细的日志不只是一种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将来,还可能像《雷锋日记》一样,成为宝贵的历史见证。因而乡里又每人发了一个笔记本让大家向他学习,下次来时,要摆到会议室那张大桌子上,供大家相互交流。
宋明看了看那日志,上面也就是些日常,但确实详细,似乎除了屙屎放屁没记,连改善了一次生活吃了顿鸡蛋卤面也写上一句:今天的卤面中虽然没有肉,鸡蛋也不多,但还是比面条好吃些,我吃了两大碗。
通讯投稿和工作日志让宋明感到莫名烦躁,他常常坐在桌子前看着那崭新的笔记本呆半天也憋不出几个字。到了去乡里开会的前开晚上,他只得加班硬是写了几行,但他还是被不点名批评。领导最后说,没记下来并不意味着没做工作,做了许多工作不一定都要记下来,但能记下来那一定是做了这些工作的。
这让宋明很是郁闷,明明他一样工作没少做,而且,别的组是三个人在做,有的组三个人还能轮流回家休息,而他,基本上就一个人做了三个人工作,还一直住在队里,两个多月只回了一次家,按说,像他这样工作的人应该受表扬才是,但因为日志写得不够好,就被不点名批评。
而那位至今还没有来报到的女生呢?她什么也不用做,也不用挨批评,这公平吗?宋明越想越觉得,他天天做的这些工作,一半是在替那女生干,而他挨批评受的这些委屈,则百分之百是替那女生受的。你想,那位女生要是来了,宋明替她做了这么多工作,她还不该替宋明多写几页日志吗?还不能写篇什么通讯吗?那他还会受批评吗?
宋明越起越觉得冤,对那尚未谋面的女生已经有点心生怨恨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