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三里多路,很快到了地方。

群贤书院,似是取名自老群贤坊,书院隐藏在一排二进小院里,前院为书房、教室以及下人房,后院是山长明时一家人居住。

现在没有学生,明山长在书房读书。

明时身形纤瘦,四十多岁,见到唐欢有些意外,再看到随他来的人,心中有数了。

“我道你今日没课都来了,原是带人了。”

唐欢赔笑道:“王师兄不是回乡大比了吗,正好李兄弟要进学,我就带来给先生见见。”

明山长微笑点头:“来便来吧,我这的规矩,你与他说了吗?”

“什么规矩?”唐欢一脸茫然,他没记得有什么规矩。

明山长一笑,打量着三人,最终落在李盈身上,确定了他就是目标人物,不说废话,直接道:“我这里不要你拜师,也不要你的入学礼,我只收钱,一个时辰一两银,且每旬最低十两,无论是否学够十个时辰。”

还有最低消费?

李盈对这么先进的收钱方式无法接受,忍不住道:“请问先生哪一年进学。”

“我从未参加上过考场。”明山长洒然掀开下摆,露出了一条扭曲的腿,“呵呵,时运不济,幼年残疾,无法应试。”

李盈一怔,惭然道歉:“实不知先生事。”

“无妨。”时山长摆摆手:“我这里不收庸才,浪费时间,既来了,便考校你一番。”

说罢也不等李盈同意,抽出一部书,翻捡片刻道:“这篇《小松山记》,半个时辰记下。”接着让小童点燃了一炷香,计时开始。

要说一年三百六十两最低花费,说高也不算高,各家养几个门客都不止这个数,可李盈确实付不起。

他真正的私房钱,只有从李纨那扣下来的十两,现存在卧室内床铺下。

至于说管老夫人要钱上学,这个数额太大,开不了口。

李盈已有不在这里学的心思,但没钱归没钱,庸才言语,他绝不会认,当即翻开文章。

这事一篇游记,近五百字,有相当多的生僻字,很多甚至连张承嗣也不认识,只能去问明山长。

明山长也不为难,为什么答什么,待磕磕绊绊读了一遍,香已烧了五分之一。

李盈更不耽搁,走去角落,凝神默念,边念边用手指在地上划来划去。

唐欢三人不再打扰,悄悄溜到外面,冯紫英埋怨张承嗣道:“一年四百两,你拿得出来吗?”

“要零花,每个月只五两,要读书,五百两也没问题。”张承嗣道:“想找个好师傅,哪有容易的,读书要趁早,一步晚步步晚,盈哥儿前几年耽搁的时间太长,现在不花钱把时间补上,等蹉跎几年再成了家,就更落下了。”

知识是有价值的。

这份价值要么以金钱衡量,要么以其他东西衡量,总之不会是义务教育,不会让你空手套白狼。

李盈到现在没有展示其他东西,那就只能用钱。

唐欢赞同张承嗣的观点,随口又聊道:“张兄明年下场吗?”

张承嗣去年刚中秀才,道:“再说吧,打听打听有谁。”

道试、乡试、会试都是选拔性考试,录取有定额,张承嗣对自己的水平有相当的估计,准备明年打探好敌人消息再做决定,如果太过强大,就不去遭罪了。

这也是他跟李四郎的不同。

李四郎都想好了,如果运气不错能把道试混过去,那明年乡试一定参加,说不定也能混过呢。

时间飞快,半个时辰很快过去,李盈最后默了一遍,呼出一口长气,直挺挺走到明山长身边。

冯紫英看在眼里,点评道:“跟我一样,刚背完东西,脑袋一动不敢动,生怕动一下就把东西甩出去。”

背完文章,明山长又拿出纸笔来要求默写。

写毛笔字不是李盈的强项,他一笔一划,写得很慢,明山长也不着急,等着等着忽然问道:“家境如何。”

李盈道:“不比先生家。”

明山长呵呵笑笑,又问:“为什么要读书。”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