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只够自己家吃的,不够卖的。” 阳德鑫说,“苹果套了有两万来个不到三万个袋,光靠苹果卖两个钱。”

“两三万个袋,是多还是少,需要请人帮着摆弄吗?”

“不算多,就俺和你嫂两个人,从授粉、打药到套袋,两口家日夜干,反正没有得歇。”

“这么辛苦,你们伙食要搞好点。”阳德鹏说。

阳德鑫笑了笑,“你嫂这个人,小气得很,不嘎惜(舍得)吃,不嘎惜用。”

陈兴吉从做饭的中间屋里探出头来,凶巴巴地对着她男人,“你这号银(人)!我哪么不舍得给你吃?”她笑着对德鹏说,“俺和你大哥说唻,他要是把烟戒了,俺日里早起给他煎两个鸡蛋!”

阳德鑫笑着不搭腔。

阳德鹏说,“俺嫂一贯省吃俭用,俺知道的。身体重要,你给大哥煎两鸡蛋,给自己也煎两个。”

陈兴吉说,“俺不用的。”

吃完饭,阳德鹏骑车带陈吉回镇上阳德吉家。

陈吉只请了两天假,住了两个晚上,第三天一早就要走,阳德吉用大红斜纹布给陈吉做了件西服,尺寸肥大,陈吉本不爱这个夸张的大红色,又不好意思开口拂阳德吉的好意,收下了。

坐长途汽车回到济南,送了陈吉去厂里上班,阳德鹏自己到招待所,再到火车站买去武汉的火车票。

等陈吉下班后到招待所,梅姐在门口值班,一见陈吉,梅姐嘴巴往里面一努,“买票回来了,进去吧,”冲陈吉笑笑。陈吉也笑笑,跑了进去。

大房间里有七八张单人床位,只有阳德鹏一个人,整个招待所这几天也只有阳德鹏一个客人。阳德鹏在床上躺着看书,听见陈吉的脚步他放下书坐起来,陈吉偎上去,他抱着陈吉。

“票买好了吗,什么时候的?”陈吉问。

“明天早上五点多的,四点多就应该从这里出发,时间还不大方便呢。”

“的确,早上四点多还没公交车,出租车也不知道有没有,小舅妈给我的小自行车,只适合我自己骑,不能载人,怎么办?”小自行车只有二十寸,是悦悦上小学时骑的。

阳德鹏说,“一会儿出去想想办法,走,先去吃饭。”

俩人走到值班室门口,梅姐问,“什么时候走?”

阳德鹏说,“明天早上五点的火车。”

“你怎么去火车站?”梅姐问。

“还不知道呢,得想想办法。” 阳德鹏说。

陈吉说,“要是有个大自行车就好了,明天他可以载着我骑去,我再骑回来。”

梅姐说,“俺家就有,上俺家拿。”

“太好了,”阳德鹏很高兴,“那我们吃过饭就去你家拿吧。”

“上俺家吃,一会儿我就下班,咱们一起走。”梅姐不由分说把陈吉俩推回里面,不让出去吃饭。

来到房间,陈吉跟阳德鹏说,“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这个梅姐确实对你挺好的。”

梅姐家在凤凰山路的国棉总厂四宿舍,从厂大门往南二百米左右,家里物品比较简陋和陈旧,她的爱人时满信已经做好晚饭,放在折叠收放的小圆饭桌上,周圈摆好了五个小马扎。

他们夫妇也有过与阳德鹏陈吉类似的境遇。

时满信原来是甘肃部队的军官,结婚十年,梅姐在济南,每年只有利用双方的探亲假相聚两次,一次他回,一次她去,火车单程三天,在一起聚不到一个月。女儿时媛媛上学前一年当中一半时间跟着她,一半时间跟爸爸。时满信去年才转业回来,在玉函路南头的省计划委工作。

因为这个经历,梅姐才更同情陈吉。

阳德鹏与时大哥坐在小马扎上,慢悠悠地陪时大哥喝白酒,两人有共同的当兵经历,谈得来的话题比较多。

吃完饭,时满信从钥匙串里解出自行车钥匙递给阳德鹏的时候,阳德鹏方知他每天骑着这车,在成丰桥再倒一趟公交车去单位上班,忙问时大哥明天早上怎么办。时大哥说,“好办,我从这里就坐公交,倒两趟车就是了。”

第二天早上四点多,昏黄的路灯照不见的地方都黑黑的,阳德鹏让陈吉先坐上自行车后座,再把自己的大提包放在陈吉怀里。陈吉没给他买什么礼物,他带来的藕粉红豆酥绿豆酥麻糖酱板鸭之类的土特产也分配光了,提包瘪瘪的不重。阳德鹏蹬上车,从凤凰山路,到标山路,到济泺路,过成丰桥,过光明电影院,过天桥,终于到了火车站。

相见时难别亦难,下了自行车,阳德鹏依依不舍地凝望着陈吉,陈吉依依不舍地凝望着阳德鹏,他把自行车头调转方向交给陈吉,张开大手轻轻抚摸陈吉的小脸,故作轻松地说,“好了,回去吧,路上骑车一定要慢点。”陈吉无言地上车,骑上车与他分开。

过了路转角,陈吉跳下车,推车回来再看,阳德鹏已经消失在火车站前来来往往拽着行李的人群里。

这些年,陈吉有火车恐惧症,远远地听见火车呜呜的鸣笛,便神经紧张,心无着落,喉咙像被冰冷的醋泡过,发凉发胀发酸发疼。

骑着二十八寸有大梁的大自行车,对于陈吉可是个不小的挑战。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