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位大臣抢身而出,伏地而拜痛哭流涕。
其余的大臣见状都不由得他捏了一把汗,战战兢兢的低头不语。
“哼!我大明江山固若金汤,为何说我大明江山危矣?”朱厚照朝着这一位大臣一看,不动声色问道。
“启禀皇上,三月前蒙古鞑靼人便已经率领铁骑五十万挥军南下,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如今,已经将大同围困半月有余,若是得不到大军驰援,大同府一破,鞑靼王子便长驱直入我大明腹地,京城也就危在旦夕矣!”
这一位朝臣说到这里,伏地而泣,竟然泣不成声。
“什么?”朱厚照闻言,猛地一站而起。
要知道大同府乃是北疆之屏障,一旦失守,鞑靼人便可直接挥师南下,只需数日便可抵达京城。
这一位大臣并非危言耸听,到了那时鞑靼人若是兵围京师,说不定又要重演一百多年前土木堡之战后,也先兵围京师之覆辙。
当年,因有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出任兵部尚书,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最终,历经数百仗重挫也先大军,逼得瓦剌只好,京师得以保全。
可如今,谁是朕的于谦?
谁又能为朕力挽狂澜,御敌于国门之外?
朱厚照眼瞳猛的一沉,一股天霸皇者之气俯冲绽放,整座的金銮殿顿时如乌云压顶一般,每一个人都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压迫得连大气都喘不过来。
“杨廷和何在!”朱厚照大喝一声,帝威席卷。
“老臣在…”文官之首,三朝元老杨廷和战战兢兢的走了出来,双膝跪下,“老臣参见陛下…”
“废话少说!你作为文官之首,如今,鞑靼兵围大同,你为何不报?”朱厚照怒道。
“回陛下…老臣一得知北疆战事,岂敢隐瞒,已经上书十二道奏折,可…一直未等到陛下您的批复,老臣也是心急如焚啊!”
说到这里,杨廷和跪地而拜,痛苦涕零。
这一下,朱厚照终于明白了!
很显然,就是刘瑾擅作主张,扣押了奏折,以至于边关大事却未能入自己之耳。
这些宦官只管往自己上报的全是大明如何的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而边关战危却是因而不报。
把自己当做猴子来耍!
怒!
怒!
怒!
朱厚照猛的一甩天子龙袍,顿时一股帝皇之气俯冲而下,他猛的朝着大殿台阶之下喝道:“掌印太监刘瑾何在?”
龙威之下,群臣全都吓得猛的一个扑通跪下。
“老奴在…这实在是不关老奴的事,这些朝臣一个个夸大其词,误导吾皇…”刘瑾吓得一个哆嗦,走出来猛的跪下。
“夸大其词,误导…朕?”朱厚照冷笑一声,猛的沉喝一声:“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将此人拿下立即腰斩,余党一律打入诏狱,违抗者就地格杀!”
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