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听到这里,却是一笑,只是笑容,多少有些无奈。
“小郎君,也不怕与你说,这些都是不公开的秘密了,拿老朽一家来说,哪里有那么多田,如今我们所有的田,永业田五十亩,口分田三百亩,这就是老朽一家所有的田。
而这些田,并不能全部用来种植粮食,还需种植官府要求的农物,如桑榆等,能够种植粮食的田地更少。
交完税,又还能剩下多少,只是比起之前,日子已经好太多了。
当今圣人隆恩,让我等百姓,起码还能吃得上饭,不会被饿死,这就已经很好了。”
李象听到这里,却是摇摇头。
“杨村正,你们的授田,不应是这么些才是,按照朝廷的授田额,你们的口分田当有四百七十亩,永业田为一百二十亩才是。
而你说的,永业田少了足足七十亩,口分田更是少了一百七十亩,这可不对啊!”
李象很清楚,如今大唐实行的均田制,每户每丁,可都要进行授田的,十八岁以上的中男与丁男,都是授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而杨景家中,四个儿子,大孙又在十八以上,那就是五个人满足这个授田要求。
另外一项老男、残疾人受口分田四十亩,杨景是老男可以得到。
还有户主可以再得二十亩永业田,三十亩口分田。
若是前隋制度,妇女也会得到授田,如今唐朝是取消了。
但即便是这些,与杨景所说的田亩,都差得太多了。
杨景一声叹气,过了许久,才缓缓开口。
“这便是要与小郎君说的那公开的秘密,受田,哪里有足额受田的啊,都没有,这里在长安周边,已经算是极好了,得到的田都还是比较多了。”
说到这里,杨景便是闭口不言,而李象也是懂了杨景的意思,那就是规定的受田,那只是规定的,实际上,每家每户得到的田,都不是满额的,都有缺少。
只是缺少的比较少,得到的比较多,而杨景没有说那更深的话,就是长安周边尚且这般,偏远一些的地方,受田会更加的少。
这一点,李象是能够理解并且知道的,大唐的经济确实繁华,尤其是进入开元盛世后,但来得快,崩盘得也快,人人常说安史之乱导致大唐衰落,但如今李象看来,安史之乱,不过是一个引子罢了。
表面繁华,实际上大唐的根,已经被腐蚀了。
就以这个均田制而言,如今还是贞观十六年,受田便是出现不满额,越到后面,只会更少,因为田地是有限的,随着人口增多,均田制必然崩溃。
更何况中间还有世家、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百姓能够得到的田地越发的少,然而这个税,却是按丁,不按田地!
武周时期武则天为什么要灭世家,在李象看来,就是因为这些世家动了大唐的根,田地一旦崩盘,税就会崩,天下各地流民四起,朝廷就会陷入崩盘。
因为在那个时期,世家、豪强大量兼并土地,大唐的税,收不上去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