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代还没有钱庄,倒是有类似的机构,比如买卖金银的金银铺,可这闾县只是个小城,哪儿来的金银铺,不过只有个兑换货币的兑房,可里头也没有黄金可兑换,多的只有钱引。

当年朝廷强盛时,官交子曾作为官方银票流通,可前些年朝廷将旧交子尽数作废,换做所谓“钱引”。

这钱引一出,价值日益作贱,如今几乎已成了废纸,面额百两的钱引差不多用一两白银就能兑换,而等人想将之花出去的时候,别个认不认还两说呢。

牵着驴儿出了叶府,苏远尘脑子里只有一个名字:

云山寺。

妙哉,却没想到这寺庙居然还能当个钱庄使,而且信誉居然比城中的正经机构还要好上许多。

封建时代嘛,百姓日子过得好了,手上有些银钱,自然要搞搞信仰,于是寺庙香火便就此旺盛。

而等到世道不好过了,人们日子艰难,又没有他法,依然只能求神拜佛,这寺庙香火还是旺盛。

而这寺庙富裕了,也不能全靠信徒供奉,只吃不做,于是自然购买些土地资产,让那些家中土地不够的,可以租种佛业田来增产。

而有了这原始的资本,寺庙便有闲钱去做些慈善救济,可这光做慈善只出不入也不是个事儿,有些人只是一时贫困,要解的不过是燃眉之急,于是自然而然,又多出了个借贷业务。

寺庙做借贷有一个好处:坏账少。

那谁敢欠了佛爷的钱不还呢?

这一来二去的,很多寺庙自然而然就成了半个金融机构,而且人们还更乐意去寺庙办理业务。

本来么,民间金银铺之类还有个天灾人祸的,保不齐哪天卷钱跑路了,可寺庙不能啊,那有菩萨保佑着呢!

再说了,正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钱存你寺里了,你就算方丈跑了,那该用时也得给我兑回来呀,不然大雄宝殿佛祖可看在眼里呢!

云山寺在闾县城西,原先还是建在山上的寺庙,后来闾县建成,迁址到了城中。

寺门口的知客僧见着一个牵驴道士,本不以为意,还道只是路过,可眼瞅着对方到了门前,才愣头愣脑的走上前来,面色有些怪异:

“这位,额……施主,敢问——”

苏远尘也知道这事有些离谱,为免误会,直接解释道:“这位小师父,贫道找贵寺明溪大师。”

“找明溪师叔?”那知客小和尚又是一愣。

拿过驴背上那一大包银子,苏远尘笑道:“是叶府叶老先生引荐我前来的,贫道有些阿堵物,行走在外带着多有不便,想要兑换一二……”

知客僧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施主请随我来!”

说着双手合十,行了一礼,苏远尘也赶忙打了个稽首,然后跟着小和尚入了院中。

云山寺有专门掌管钱财的账房,主事和尚叫做“库头”,又称“库司”。

虽然确实承担了些城中金融业务,可有那闲钱的百姓终究还是少数,因此这账房还是不怎么对外的,日常也就做些寺中的财务工作。

等苏远尘将那一个布包打开,就连那个库司明溪大师也吓了一跳:

这五百两银子,若是在闾县买房定居,都能算得上是个富足人家了,不需要再工作,后半生就衣食无忧了呀!

从晃眼银光中抬起头,明溪和尚开了口:“不知施主想要如何兑换?”

苏远尘挠挠头:“不知贵寺可有黄金?这银子太重了,我想换些轻便之物。”

明溪点了点头,大致估算了一下:“库中黄金倒也够了……”

说着他又凑近了些,拨弄了一下那些银锭,有些迟疑的开口:“只是施主你这银子成色……”

苏远尘并没有惊讶,这堆银子成色不一,他自然是知晓的,甚至明眼人看也能看的出来,只是笑了笑道:“还请大师估算一下,有个大致数目就成。”

他倒不在乎折损的那许多,反正这些钱轻易也花不完了。

确认了对方态度,明溪和尚找来库中几人,当着面称量检定了那些银子成色。

最后数额出来,就连苏远尘也是失笑摇头。

成色最差的是那三百两县衙赏银,经检定后只能抵二百两银子。

也难怪,那吴知县昨夜见着道士手段,于是才急匆匆又支取了五十两作为补偿,那五十两成色就很高,无需计算折损。

另外成色比较一般的是叶府先前给的一百两,估摸着是那李管事自行支取的,因此才差了些,于是今日一早叶老爷就额外差了二十两补上。

令苏远尘惊奇的是刘府那二十两银子成色居然颇高,仔细回想,那是刘公子亲自去账房取的钱,想来他对自家娘子确实非常上心。

几个和尚忙活半日,苏远尘带来五百两白银共折合三百八十两,取其中五两换了些散碎银子和几百枚铜钱,还有五两捐给寺里当做香火钱,凑了三百七十两整数,尽数换做黄金。

金银既是货币,也是贵金属,本没有个固定的兑换比例,只按照市价来算。

最后,苏远尘得了三块十两的黄金,以及五颗小金豆。

十两的黄金很小一块,体积跟麻将牌也差不了多少,上面还印了个标记。

送上金块以及一张用了印的折子,明溪大师详细说道:“施主,我们寺中金子纯度怕是比不上那些大城里的铺子,但这金重却是足的,但凡有亏损的,或者成色问题,日后大可凭此文书前来对峙。”

瞧瞧人家这服务态度,活该香火旺盛呀!

苏远尘微笑着打了个稽首:“多谢大师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