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珠县古城已存在千年之久,曾是郡、府、县治所在地,现在依然是县中心。其中又以古城西华路最为繁华,算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苏沐家就住在南珠县古城西华路上。
古城的内河西门河从西华路中间穿行而过,商号及私人码头遍布两岸,其繁华程度在这个时代在整个桂省都算排得上号的。
西华路左右两边是一排排古老的骑楼建筑群,这算是家庭比较富裕的人家住的。夹在在骑楼建筑群中还有少量明清时期的四合院,这是一般家庭住的。
苏沐家住的就是四合院,从曾祖父那辈传承下来的。但现在大多数房间已经卖了,前后两进的四合院里共住了6户人家。苏沐家是其中一户,住的是东厢房,一共四个房间。爸妈住一间,苏沐一个人住一间,三个妹妹住一间,最后一间改造成了厨房。
原本苏沐的两位叔伯也住在这个院子里的。大伯住的是正房,但去年大伯升职为车间主任,单位分配了福利房。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大伯将院子里的房子卖了,举家搬进了福利房。
小叔住的是西厢房。可小婶婶嫌弃院子里人太多,在娘家人的支持下,与小叔在单位附近盖了新房子,也搬了出去。
唯有苏沐家还住在这里。
送走林妹妹一家之后,苏沐来到父母的房间,翻了个底朝天,终于搜出80块钱。
这应该是他爸妈留下的所有积蓄了。
才80块,如果不是两位叔伯帮忙,这钱估计连给他爸妈办丧事的钱都不够。
当晚,苏沐来到大伯家,没想到小叔和小婶婶也在。
“小沐来了,安顿好你晓絮妹妹了吗?”大伯问。
“晓絮妹妹已经和她爸妈回北方了。”苏沐说。
“啊?这就回北方了?他们没说什么吗?”
“陈叔邀请我去玉都,说要给我介绍工作,落户,我拒绝了。”
“啊?那么好的事为何要拒绝?”大伯不解。
“大丫她们的户口解决不了。”
“那还是算了,小晴几个还小,留在南珠县还能有个照应。去了北方,人生地不熟的,还没户口,若发生点什么,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呢。”
苏沐点头。
“对了大伯,我爸妈的白事一共花了多少钱?”
“怎么?你还想自己填上这笔钱不成?可得了吧。那可是400块,你填得起吗?”两位叔伯还没说话,大伯母却开口了,话语非常刺耳。
大伯瞪了眼大伯母。
“你瞪我干嘛?难道我说错了?如果不是他,老二家至于落到这个地步吗?小晴几个跟着他还不知道要吃多少苦呢?”大伯母说。
这话更刺耳,却是事实。
苏沐出身于工人家庭,爸妈都是县里国营纺织厂的工人,每个月工资都有二十来块,两个人加起来超过50块了,厂里还偶尔会发一下粮票、肉票之类,在这个年代能生活得很好了。
奈何原身就是个败家子。父母辛辛苦苦地供他上学,结果他上到高一之后,好的不学,反而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混混。整日抽烟喝酒不说,还学会了打架斗殴。
受混混们蛊惑,原身在一次打架斗狠中,失手将别人打成重伤。为免原身坐牢,父母在负责全部医药费的同时,还赔了一大笔钱,不但将家里的积蓄赔完了,还跟两位叔伯借了几百块。
为了尽快还清债务,苏沐的爸妈只能辞掉了纺织厂的工作,转而双双在邮局领了一个乡村邮递员的工作。这工作比纺织厂工人的工作辛苦多了,每天都得跋山涉岭,但胜在工资高,每个月都有将近40块。夫妻俩加起来每个月将近80块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