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上课没有啥特点,只是勾起了李凯的些许回忆,当然李凯也没有特意表现自己,该学习学习,下课了也融入小伙伴进行玩耍,否则会很不合理。
先是学习了拼音,元音、声母、韵母等等,说实话李凯还真给忘了,然后教的是比较朗朗上口的短句:“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香山红叶红满天。”“一去二三里,山村四五家,儿童六七个,八九十支花。”
采用的课本是人教版的,封皮是熟悉的画面,只不过有些破旧,大部分都是哥哥姐姐的旧书,当然李凯的也是哥哥的旧书。不用旧书的话,买新书还要另外上交书本费买书,这年头大家都是相对比较贫困的,只是刚刚摆脱了温饱,上交个学杂费已经极限了。
然后是数学最简单的加减和数字拆分,也是非常简单的东西。还好这时候出题没有后来00后和10后那么变态,啥“一只熊掉进十米坑里,用了1秒,问这只熊啥熊的”问题,否则李凯估计自己也得栽跟头。
一天课上下来,李凯没有啥具体的进步,一开始的新鲜感也没有持续多久。然后李凯开始了自己的新人生的规划,靠上学出人头地,是不可能的,李凯感觉自己智商不够,数学一直是自己翻不过去的一座大山,大学时听高数跟听天书差不多,能不挂科,全靠老师给面子;因此只能考一个普通大学,最多也只是211,青大和北大是不敢想的。因此只能靠前世的记忆,靠着先知先觉才能创出一番天地。于是李凯又翻出昨天写的后面二十几年的发展红利的纸张继续细化自己的规划,当然规划是规划,事物的发展历程不可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只能小心翼翼的走一步看一步,毕竟下山易,上山难;失败易,成功难。
这天晚饭比较晚,8点左右饭才做好,晚饭是打卤面,浇卤是菜园子里的长豆角,下了两个鸡蛋,毕竟李凯和哥哥李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必要的营养还是要得跟上的。
“今天上学感觉,咋样”父亲问到。
“嗯,还行”李凯没有多说什么,本来李凯平时也不是话多的人,也不想多说啥。
“嗯,好好学吧,以后可以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父亲说到。其实父亲也是没有对李凯抱有多大希望,毕竟家里虽然对孩子的教育不轻视,但也没有多重视。毕竟家里也是刚刚温饱,没有更多的钱财供给给孩子进行学前教育,还是温饱重要,毕竟村里大多数都是这样的。
“最近准备的钱怎么样了,钱备好了,我们就去县建材市场把竹夹板,泥斗子啥的拉回来”这时母亲(黄倩)问到。
“嗯,准备的差不多了,就借三大队李旦家的大拖拉机去一趟县城,拉个两三趟应该就差不多能拉完。”父亲(李昌盛)回道。
这时李凯这才想起来他家还做过建筑模板租赁的买卖。这年头村里头盖房子建筑模板一般采用木模板,竹夹板啥的,脚手架一般也是用木头;而钢模板,钢管啥的在村里头还比较缺。房子也是把土坯房翻新为砖混结构,因此竹夹板用的是最多的。因而李凯父母也是看中了这个租赁费,毕竟这年头大家的房子大部分都还没有翻修,因此租赁的这个市场是大有可为的。
而自家的这个租赁生意就做了一年左右,最后好像是因为使用自家的竹夹板的时候出了事故,有个人摔了个半死,人家找上门来,父母看着哪家也是挺可怜的,就赔了不少钱,本来家里就没有啥钱,这个租赁的价格又低,也没有转啥大钱,结果当然是只能低价把这些个竹夹板给卖了,最终折腾了一年多,一朝回到解放前。甚至连上学的几十块钱学杂费都掏不起。李凯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挺无语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