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来到福丨州很快就和李大勇汇合,找了个地方边吃饭边讨论这件事。

“啧,有点麻烦啊,不过幸好你遇到的是我,我干这行就经常要到处跑去找货源,也认识不少乡人,等一会儿到了市场那边我们打探一下。”

“唉,希望可以吧。”

下午周瑾跟随李大勇到了集贸市场,随后李大勇和周瑾挨个询问了水果市场的商贩们知不知道十里亭,还有周瑾族谱里的那些人。

可直到问完最后一个人俩人也一无所获,李大勇思考了一下可能是因为这里的人们都是福州附近乡里的,虽然这族谱上的字多半只有老一辈人才看得到,但问题是老一辈人没多少人读过书自然不识字。

李大勇和周瑾就这样在福州一连呆了几天都还是一无所获。

“福州不行我们就去其他市里去问问,其他市我也有认识的人……”

周瑾看着这个星期都在跟着自己忙前忙后的好兄弟心中充满了感激,但他觉得不能再麻烦李大勇了,这种费时费力的行为自己到是无所谓,可他市场里还有一大批乡里的商贩等着他上门收货呢。

“大勇这几天麻烦你了,这件事太难了你不用为了我到处瞎跑影响生意,而且再麻烦你我心里不舒服。”

“不过你可以把那些市场的位置发给我,我一个个的找去问问吧。”

李大勇看着周瑾沉默良久最终叹息一口气后答应下来。

不过在周瑾临行前李大勇考虑到交通不方便于是为他找了一个本地的货车司机,并且借给他一辆小车。

周瑾没有推辞,他确实很需要一个熟悉周围的司机,而且闽省的地形十分复杂。

司机是一个三十多的中年男子姓王,周瑾听他说他是常年在外跑车,也帮李大勇这个老板送了很多次货所以一来二去就熟悉了,所以接下了这个活。

周瑾听后也是松口气,毕竟他这一趟说不好俩人就要四处奔波几个月都可能。

本来他们跑长途的大车司机赚得就比较多所以周瑾也不可能会太抠搜,所以他给司机开了一个月十万块。

不满一个月也按一个月算,油钱吃住都是周瑾包,甚至周瑾还先给了半个月的的工钱。

如此一来司机师傅就更没问题了,而且兴奋的拍拍胸脯表示随时可以出发。

经过这几天的碰壁周瑾觉得这种土方法不太行,于是让司机师傅带自己去数码市场。

他决定买一个录像机,然后把自己的情况和寻亲的过程都拍摄下来上传到网上,也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来寻找。

说实话周瑾是不大懂数码这一块的,但他还是被这些相机的价格所震惊。

下到几百几千,上到几万几十万,他还是第一次认识到这玩意儿的烧钱程度。

经过店员的指导后周瑾买了一台五万多钱的摄像机,商家免费送了几块电池和储存卡。

周瑾找了一处安静的地方后就准备拍摄第一期内容。

“王哥你帮我拿下摄像机。”

周瑾站在镜头前讲述了外婆的故事和自己来闽省的目的,而且还把那本族谱展示在镜头前,视频不长就十分钟不到,算是一个言简意赅的开头。

拍摄完成后周瑾就和司机开车前往了李大勇推荐的下一处地方,一个农业发达的县级市。

两三个小时后周瑾二人终于到了目的地,于是二人找了一间酒店放好东西,又随便吃了些东西就前往了水果市场。

此时天色渐晚逛市场的人也多了起来,周瑾找到市场负责人,他是李大勇的合伙人。

周瑾说明来意后对方也是有些热情表示愿意帮忙,周瑾就在他的带领下和一群六七十岁的大爷大妈们打探起情况,周瑾也用相机记录了这些过程。

询问一圈任然没有得到消息后周瑾以为又扑一场空,向众人道谢准备离开。

“等等,等等,小伙子!”一个头发花白却充满精神气的大爷在人群里走出来,周瑾连忙回头来到他身边。

“你们是在找十里亭?”

“对啊大爷,您知道吗这地方吗?”

大爷搓了搓胡须好眼神迷离似在追忆过往,“我听说过十里亭,那是在我小时候我的父亲告诉我的,他当年是一抗战士兵。”

“十里亭并不是一个地方,那是当时游击队的战士们为了抵抗日军而建立的临时据点。”

“十里亭在当时有不少,名字是由距离排序的所以还有五里,六里……这种。”

周瑾一听大失所望,本以为会听到一个好消息没想到还是一个迎头痛击!

“不过你也别着急,当年这些据点虽然很多但是分布地是比较集中的,闽省地势复杂当年的日军并没能入侵太深,再加上一直有游击战士们抵抗所以它们大致的方向应该在闽北或者内地的万山之中。”

“我所知道的情况就这么多了。”

周瑾听后连忙对大爷鞠躬致谢,大爷这个消息一下就把他要寻找的范围缩小了许多,甚至他脑海里也有了一套方案。

离开市场后周瑾急忙回到酒店拿出笔记本电脑开始搜索起了闽省当年的抗战经历。

周瑾想信只要他也沿着先烈的脚步一路追寻就能找到外祖父的祖籍。

周瑾查了几个小时的资料后所获的信息不是很多,他觉得是因为现在国内的互联网还没有成熟,上传这些资料的人不多。

不过总算是有了方向周瑾也不着急了,他这才想起今天拍摄的视频还没剪,于是又花了一些时间剪辑了视频,思索了半天后他决定把剪好的视频发到小破站上。

做完这些之后他才收拾好沉沉睡去。

接下来的时间周瑾就在网上和路人所说的抗战遗址挨个挨个搜寻,而他也会把每天的经历都上传到小破站上,他视频的播放量也渐渐开始变多。

甚至他的视频每天都被推上了首页这也让周瑾的事迹在互联网上传播极快。

周瑾也每天都在和父母联系询问外婆的状况,黄燕玲悲伤的告诉周瑾,外婆她可能撑不了多久了,甚至还劝他回来以防看不到外婆最后一面。

可周瑾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依旧不停打探着消息。直到一个多月后周瑾在小破站收到了一个陌生人的回复。

“您好up主,我在观看你视频的时候发现你外婆家的族谱我好像见过,但我也不太确定,那本族谱在我老家王山村里,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联系我。”

周瑾看到后在车上立马就加上了他留下的v号,过了一会儿对方通过了验证。

因为周瑾有些着急所以直接就拨通了v号电话,对方是一个女人接听了电话。

在她的讲述中周瑾得知了她是一名语文老师,曾经被学校派往那个村里支教过三个月。

临走时班里学生的家长非要请她到家中吃饭表示感谢,于是她就到了学生家里。

那本族谱就是她在学生家里的祀堂上看到的。

周瑾听后向她询问了村子的具体地址,然后他在地图上搜了一下,果然是在一处很偏僻的山区。

周瑾思索了一下后决定停止安排的计划和司机师傅前往她所说的这个山区。

等二人驾车一天后到了那个地方都被震惊了,整个村子基本上被群山环绕,而且村落也建在临近山泉的半山腰上。

这里最好走的路不是水泥路,是泥巴路。

最难走的不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而是由一堆堆山体滑坡造成的碎石堆积而成的山路。

这样的路况小车基本上是开不进去,得让五菱神车或者ktm摩托车来才行。

俩人在路口等了半天才等到一辆面包车经过,本来周瑾刚打算拦下对方请求他载俩人入村之时却不料对方已经停下来了。

“外乡人?你们迷路了吗?”面包车车窗伸出一个脑袋向俩人询问,是一个五六十岁的大爷。

“大爷我们是外地人,想进你们村子里找人,您可以搭我们一程吗?我会付您车费。”

大爷一听他们是来寻人的也有点好奇,村里就百十来号人,莫不是那家人出走他乡的后代回来了?

大爷拔下嘴里的老烟杆推开了面包车的门乐呵呵的说道,“上车吧小伙子!”

周瑾俩人坐到车上后大爷发动车子开始在乱石堆里龟速前进中。

因为路况复杂面包车一路上也是摇摇晃晃,周瑾和司机师傅都快被晃吐了。

“哈哈哈,小伙子你们是来找谁的?你俩不像是我们村里的人啊。”大爷看到二人狼狈的模样忍俊不禁,于是开口询问。

周瑾强忍着不适感回答道,“我们是来找李家的,就是家里有一个很大的祀堂的,大爷您知道吗?”

“哦?!李家啊,他们以前是村里的地主,后来战乱一家人都跑得差不多了,现在就剩一对父子了,你们找他家做什么?”

周瑾一听连头也不昏了继续询问道,“那大爷知不知道他们家里有本族谱?上面大概有几百个人。”

“族谱啊?是有一本来着,听说是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周瑾从包里拿出了族谱那在手里给他展示,“大爷,你看看他们那本和我这本像吗?”

大爷看到族谱也是一愣连车子都停下了,他拿过去翻看了一会儿后又疑惑的还给了周瑾。

“你这本……好像是又好像不是,不过上面最后有几个人名我倒是听说过,一不一样我不能给你保证,马上就到村里了到时候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周瑾有些遗憾但还是满怀期待,这有可能就是他离成功最近的一次。

“大爷,您怎么拉了这么多书啊?”周瑾看着后面几麻袋的书有些疑惑。

“哦,那是孩子们的课本,这不是马上就要开学了吗我就去县城帮孩子们拖书。”

周瑾有些听后内心五味杂陈,“那您知道陈小清老师吗?”

“哦,你是小清老师的朋友吗?去年小陈老师和小李来我们学校支教,两个大城市的女娃子来我们这里受苦了,唉……”

“大爷您也是学校的老师吗?”

“我?算是吧,我是校长,但我只会教语文。”

周瑾一路靠和大爷闲聊着抵抗脑袋的不适感,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消息。

这个村子以前是抗战时期许多游击战士的庇护所,至于门口的县城以前就是根据地,不过那时候没多久就撤销了,至于是不是叫十里亭大爷也不知道。

“喏,哪那个坡头上就是李家,你们得自己走上去了。”大爷把车子开到了村里指着一处山坡上说到。

“好的,谢谢你校长。”

周瑾俩人下了车朝那个山坡上的人家走去,沿途中周瑾发现了许多村民好奇的看着他俩。

其中就有许多拿着农具的孩子,最大的应该都没有十四岁。

走着走着忽然他们旁边有牛声传来,然后就看到一只黑色的水牛背上骑着一个男孩。

李家平好奇的看着周瑾俩人,拍了拍牛背,水牛知意停下来了。

周瑾没见过这个场面啧啧称奇,说实话,他连马都没骑过更别说骑牛了,不知道骑上去是什么感觉。

“叔叔你们是干嘛的?我没见过你们,你们是大城市来的吗?”李家平不懂什么名牌款式,但看着周瑾白皙的皮肤和干净帅气的衣服顿感好奇。

“是的小朋友,我们是来找李家的。”

“我家?”

“不是你家,是李家!”

“不是叔叔,我的意思是我们家就是李家,我叫李家平,我爸爸叫李家和。”

这么巧?周瑾想到那个陈小清老师说的孩子好像就叫李家平。

“小朋友我就是来找你们家的!”

李家平感到很奇怪,以为他们是爸爸的朋友于是骑着牛带着俩人前往自己家。

三人进了院子里,这个院子比周瑾想象中的还要大,不愧是以前的地主。

李家平把牛牵到牛棚后就冲着里面的房间大喊,“爸!来客人了!”

周瑾俩人在院里等了一会儿才见到一个身材壮实的中年男子出来,身上全是木屑,他看到俩人也是一脸疑惑。

“两位小哥有什么事吗?”

周瑾把当年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来意通通讲述出来,然后从包里拿出了族谱。

李家和接过他手中的族谱翻看了两下也是有些疑惑,于是他招呼着二人进了房子深处的房间里。

李家和走到祀堂上打开盒子取出了一本非常老旧的书,一眼就能看出岁月在它身上的流逝,而且那本书非常松散好似一阵风都会把它吹的七零八落。

李家和小心翼翼的把那本书拿到俩人面前,然后三人就仔细对照着。

很快周瑾就发现了它们的相似之处。

李家的族谱明显要比外祖父的要更厚,记载的人名也更多。而且外祖父的族谱上面的人基本上都能和李家的对照上,只有最后的那几页不一样。

周瑾猜测外祖父这本族谱应该是当年他自己或请人抄录的,只不过只抄录了他们近代的一部分,而外祖父之后因为他只有外婆一个女儿所以到了外婆那里就断了。

而李家这本应该是一直都在记录着近代的子孙后代,所以俩本书才有出入,不过周瑾算是确定了外祖父当年就是李家分散出去的一支!

辛辛苦苦找寻近两个月终于有了结果周瑾十分兴奋,差点喜极而泣。

李家和也没想到有一天会有亲戚找回家来,面对突如其来的亲戚他也不知所措急忙让儿子去给俩人泡茶。

周瑾又和李家和聊到了以前的事,再加上外祖父留下的族谱,他们也弄清了当年的情况。

外祖父当时在家中排老四,家里和的祖父是老五,因为战争爆发外祖父和他的大哥就参军抗战去了,留下了年仅三岁的外婆。

等抗日战争结束后当上军官的外祖父衣锦还乡就想带外婆到城里居住,结果没多久又爆发了战争。

外祖父无心参战于是退到后勤,但他也得知了军中的许多机密,所以军队败逃时他和外婆也被裹挟着带到了宝岛。

而李家和的祖父当年因为年纪太小再加上还要赡养老人所以一直待在村里从未出去过,一直到生老病死,然后族谱就传到了李家和这一代。

弄清楚事情的原委之后周瑾立马给父母打去电话告知了这一消息。

周羿呈和黄燕玲听后也十分激动了立马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外婆。

听到这个消息在黄燕玲诧异的目光中,外婆的精神气好像慢慢就回来了,脸色也开始变得红润。

在俩人的搀扶下她甚至还能下床走路了。

“儿子,女儿啊……我想把我父亲带回家!”

“妈您别着急,先把身体养好再说,这件事就交给我们吧!”

外婆摇了摇头,“还是让我一起吧,我早就该走了,只是还被一口气吊着,我撑不了多久了。”

“对了,我死了之后你们记得把我埋到老黄身边。”

周羿呈和黄燕玲相顾无言,纵有千般不舍也只能含泪答应,于是三人很快就订好机票带上外祖父的灵位回到他的故土。

周瑾想了想他让司机师傅先回到县城里,他要在这村子里住几天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

在李家热情的招待下周瑾在这里度过了第一晚,第二天一早他就跟着李家平前往学校。

“叔叔我爸爸说你是我们的亲戚,那我应该叫你什么?”

周瑾被他这个问题难住了,好像按照族谱上来排的话他应该和李家和是一辈,但他还确实不知道该让小孩叫自己什么。

“emm,你还是就叫我叔叔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叫你。”

“对了你们学校有多少学生啊?”

“额一年级有八个,二年级十个,三年级和四年级都是十五个,五年级六年级加起来十四个。”

周瑾听后内心哗然,一个学校只有三四十人,在他的学校可能凑不齐一个班。

俩人在山路上蜿蜒盘行,在李家平的带领下周瑾来到了一处平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