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本书《情感盲区:弥补我们缺失的爱》,你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伴侣和孩子,你是为自己的生命体验而来。既然来了,就要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才有可能去滋养别人。
特别推荐给想找男/女朋友却有害怕谈感情,或者谈恋爱总不能长久的朋友们,这本书能够让你找到自己深入不到感情的根源,本书的作者也是在学习心理学之后才懂得如何爱与被爱,在35岁的时候遇见适合的人,步入婚姻,并且过的幸福。
有个实验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就是让18个月大的婴儿与母亲分开,然后间隔一段时间,母亲再回来,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婴儿的反应。有些婴儿在母亲离开后呈现不安的状态,但一会儿就安静下来自己玩了,等到母亲回来后,他们会主动走向妈妈要求亲热,这类是安全型依恋的人;有些婴儿在母亲离开和回来后都呈现出非常冷淡的状态,这类婴儿长大后会喜欢和机器待在一起,这类是回避型的人;还有的婴儿在母亲回来后呈现出狂躁的状态,拼命殴打母亲,这类是狂躁型的人;还有一类婴儿,他们在看到母亲回来后,会主动打开双手,但双脚却在步步后退,这是紊乱型的人。这些18个月的婴儿的依恋形态,往往决定了他们18岁以后的人生。
安全型依恋的人在成年后更倾向于宽容地采用改善关系的归因,其次会呈现出内部归因的趋势,也就是自利偏差相对较低。而除此之外的不安全型依恋的人都会比较悲观地、本能地做出外部归因,自利偏差程度较高;回避型的人,对于伴侣的体贴行为根本不放在心上,致使对方很受伤;狂躁型的人和紊乱型的人比其他人更可能在一段痛苦中做出走不出来的归因。当然,这样的结果外部归因只会引起更多的纠纷和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让自己产生很多的不满和失落,同时也让对方陷入不快。
有句话说了解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等你找出自己、活出自己后,你会发现,给予是自然发生的事。由于真实、成熟和变化着的自己,你身边的人和事都随之而变,之前你为之困惑的问题也在不经意间消失,你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你想要的一切,而它们则对你充满了好奇和尊重。
你的勇敢、坚定和爱,让你散发出独一无二的非凡魅力。而这时的你,浑身充满着力量,你并不用刻意做什么,就会感染到身边的每一个人。那时,你会明白,你并不需要去做什么取悦别人,而你本身把自己活出来,就能给身边的人带来最大的快乐。
今早儿子在幼儿园门口闹了情绪,不愿进去,但这会儿又很配合的学了数学、拼音和识字。室内灯光明亮,更衬的室外黑压压的,他不在家就总觉得缺了点儿安全感,或许男人的价值就是往那儿一矗,你就知道自己能为所欲为,无所畏惧吧。未成家时,是父亲给的安全感,长大了还有来自于弟弟给的安全感,而成家之后就是老公给的安全感,儿子也一样会带来些安全感,虽说小小一只,也能给你很多的力量,会勇敢的挡在你面前说要保护你。
生气的时候,我们总说要男人有什么用啊,我自己能赚钱、能照顾好自己、能养活孩子,总之无所不能,而男人在家还要给你徒增很多家务活儿,但不在家时又无比惦记着、失落着,就好像有多需要他一样。
昨天带孩子去补牙,离老姑家近,结束之后去串门了,还吃到了许久没吃的XJ抓饭,超满足。心理学上说心理上跟父母分离的越好,自己会过的越好,刚结婚时总爱缠着父母家,有刚离家的不适应,也有怕脱离父母家之后的抛弃感,也就是怕疏远。后来学习心理学,疗愈了很多曾经的创伤,对于父母的爱变得更加笃定,也学会了爱自己,就不再去家族里寻找认可了,即接纳了自己也弥补了缺失。现在的状态是想去的时候就去,不去时也不会觉得疏远或者不被爱了,这样的状态轻松又愉悦,久处不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