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的胳膊痊愈了。

卜奎从头到尾没有一句体贴的话语,每次去医院打针,也都是爸爸陪玉清前往。这让玉清的心里凉了半截,同时也明白了,自己在恨嫁之际选择的老公,真如大姐所言,只是把自己当成了登天的梯,自己只是一部挣钱的机器,其实他打心里没把自己当回事,自己什么都不是。

自己受伤,和他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他才说出那样冷若冰霜的话。如今,玉清也不祈盼他会对自己有情有义,只要能对小雪好,能给小雪一个爸爸,一个完整的家,尽量经营好这段婚姻吧,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的,自己的一颗真心,会捂热他那无情的心。

拿着粮食来加工煎饼的人基本上是退了休的老头老太们。他们就爱聚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往往他们的一些消息更灵通,谁家生孩子娶媳妇了,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功成名就了……

他们来到玉清这里,就爱看着玉清做他们自己的煎饼,边看边揪一块煎饼吃,赞叹着,品尝着,唠着嗑……

光靠这样来料加工,一斤也就挣四角钱左右,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几个钱,如果自己做了自己卖,可以多卖几个钱,才能增加收人。但是,来这里的都是来加工的,谁会买呢?怎么样让别人买自己的煎饼呢?卖菜的可以到市场上去卖,煎饼也可以去市场上卖呀?

先去市场上瞧瞧卖煎饼的情况,如果可以的话,明天就开始做出来煎饼到市场上去卖。这样的话,就一半是加工,一半是自己卖。慢慢地就把来料加工停掉,只卖不加工,来料加工的初衷只是为了练手。

第二天,玉清早早来到市场,从南到北走了一圈,发现卖煎饼的有七八份,都是自行车上放着一个纸箱子,里面装着煎饼,上面放一包当作样品,千篇一律。不过,他们卖的是当地的那种土煎饼,厚厚的,湿湿的,没有加黄豆什么的,口感没有玉清做的好吃。

怎么样让来来往往的人知道自己做的煎饼更好吃呢?玉清又在动脑筋捉摸点子了。给煎饼起个名字,然后贴在箱子的四面,这样路上的行人不就一眼看到我的煎饼了吗?保证他们只要吃一次,就会永远忘不掉我的煎饼。那起什么名字呢?

在思考中进了家门。玉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在年轻的时候就被众人称呼为“法哥!”就是办法特别多的意思。

“你这个法子不错,同一件事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这样才容易让别人记住。”

“那起什么名字呢?即能说明煎饼比别人的香又能让人一眼就记住的名字。”

“你做的煎饼与其他人做的煎饼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我放了黄豆和花生,当然是比其他人的香了!”玉清张口就说,“对,那就在‘香’上动脑筋,怎么样香?香的怎么样?”

玉清在屋里搔着头皮走来走去。

“叫‘口口香’!”

玉清让爸爸写了三张‘口口香手工煎饼’,找了一个装茶叶的木头箱子,贴在了上面,红纸黑字,特醒目。

说做就做。玉清把时间进行了调整,下午二点开始做煎饼,做到晚上八点。明早带到市场上去卖。

一大早,玉清用三轮车带着小雪和煎饼来到市场,口口香手工煎饼几个大字那么醒目,根本不用摆样品出来。

“哟,这个卖煎饼的还写着字呢,写的倒不错,真是那么回事不?”路过的行人感到很新鲜,卖个煎饼还写上字,第一次见。

小雪倒也很听话,抓住玉清的衣脚一点也不乱跑。

“尝尝,买点尝尝她的煎饼是不是和写的一样“口口香。”

“大爷,你尝尝吧,绝对让你吃了这次还想着下次,要是好吃的话,别忘记到口口香这里再来买”

买东西就这样,有一个带头买的往往会带动一群人买。不出半个小时,十斤煎饼就卖光了。因为是第一天来卖,玉清没敢做多。

渐渐地,爱吃煎饼的老头老太太们纷纷来到玉清煎饼前“听说你的煎饼好吃,俺那个邻居让到市场上口口香这里来买!”

口口香煎饼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那来料加工就该停止了,可那些拿着玉米糁来加工煎饼的人可是怨声载道啰。还是有不少人依然拿着玉米糁来,想绝对禁止来料加工是禁止不了了,那只能提高点加工费了,或想点其他的法子。

又来了一位阿姨,有点坡脚。

“你是沈老师的小三妮?”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