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去宫里,但是自家小黄门周进经常去宫里,回来后会把宫里的事情告诉杨报国。
得知最近发生的事,杨报国无法形容。
王安这个人。
怎么说呢。
虽然是太监,喜欢拦权爱财,其实这也是人性,谁又不会这么做呢。
他平日里还能规劝朱由校,哪怕多半同样是为了自己的地位,党同伐异之举,起码还能有点底线。
魏忠贤不同。
魏忠贤出身就不正,行事风格无所顾忌,朱由校年轻,年轻人受不住诱惑,还没有长辈看顾。
接触朱由校的次数也不少,对于朱由校这个人,杨报国自认为有一定的了解。
其实朱由校头脑聪慧,如果能好好培养教育一番,改掉坏的毛病,能做好一个皇帝。
可惜。
坏毛病能毁掉一个人。
例如嘉靖。
人们都说他是大明最聪明的皇帝,可是无论多么聪明,当不能守住底线,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特别是坐在皇帝的位置,面对的诱惑更大。
通过宫里的事,朝堂上的事,民间的事,杨报国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指望不上别人。
很快。
下面的人找来了十几个曾经管理过庄子的庄头,杨报国都留了下来。
“少爷,目前的情况,只要告诉佃户们照旧,就没有什么麻烦,佃户们其实很怕事,只要让他们安稳,就没人会闹事。”
有名庄头卖力的表象,想要告诉杨报国,自己日后会如何管理庄子。
杨报国摇了摇头。
两万亩地,自己打算用来改革,成为试验田,怎么可能按照老路去做。
真要是按照老路,自己也不需要这么多庄头。
十几个庄头,加上他们的家人,几十号人要养,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嗯...
杨报国觉得倒也不能这么说。
好像真是大风刮来的。
“少爷有什么想法?”
另外一名庄头发现新少爷不太满意,抢在前面问道。
原来的庄头不快的瞪了眼。
刚才说话的庄头没有理会,大家都是新人,谁也别想骑在别人的头上,想要获得少爷的信任,靠自己的本事。
杨报国没有在意他们的小动作。
“两万亩地,一亩地两年三熟,现在年结不好,大概也就两石粮食,估摸一两银子,收租子四到八成,一年能有个七八千到一万四五千来两银子。”
又有一名庄头说道。
“收八成的租子,心得有多黑?何况南方亩产高,北方历来比南方收租要少,少爷,这租子可不能收多了,收多了,佃户们会闹事。”
有好心的老庄头反对。
“收多收少,全由主家说得算,哪里有佃户们管得着?地可是主家的地,要是觉得租子高,可以别来租啊,又没人逼着他们租。”
“老王头,做人要有良心。”
“老陈头,你是为少爷做事,还是为谁做事?”
两人吵了起来。
看起来两人还是熟人。
“好了,别吵了。”
“你们在我的面前,讨论事情可以,甚至可以提出反对意见,但是不能吵,而且商议好的事情,哪怕提出过反对,也必须认真执行,听懂了没有。”
杨报国不客气的说道。
十几名庄头连忙说听到了。
发了一通脾气,十几名庄头晓得眼前的新少爷,虽然才十四岁,可脾气大,不好糊弄。
“我的地,没打算收租子。”
“嘶。”
“不收租子?”
众人惊讶。
老陈头露出笑脸,看来新少爷心善,是个好主家。
“所有的收成都归我,谁也不许拿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