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道:“这第二个,府里的丫头小子不成器,不知什么是天家威仪,背后但凡有个笑的,不论说好的说坏的,打死去。”
王夫人心下凛然,这明情是告诫她。
贾母又吩咐:“王子与我家不同,凡有赏赐你们不要推辞,过头了要提醒,不要做个木头丫头子。”
众人铭记在心,拜谢了急忙回东南别院。
走到路上,王熙凤等着,带着几个丫头拿着百十本书。
遂一起进了西边角门,到中院里,锦衣卫校尉们没回来,焦大在马棚不知忙着什么,嘟嘟囔囔的自言自语。
进了后院,穿过花厅,李征在小院门外踱步。
王熙凤心中赞佩:“谁都说人家是黔首来的,你看人家走几步路,那仪态王家小爷们没有,老爷们怕也是比不上人家。”
再次见过后,李征看过贾琏不看的书,全都是新书,多是子曰诗云,看成色,一定是贾琏成亲之时贾政送的,都是“陶冶情操、经时济世”之书,林妹妹似乎不是很喜欢。
不过,贾琏夫妇不喜欢,和林妹妹的不喜欢不同,林妹妹是学术性人才,那两个是社会型人才。
书籍搬到屋里,李征接过来全部放在炕头,这是他晚上要看的,不用送到中院书房去。
只是接过抱琴带回来的书,李征面露微笑。
元春也是个有意思的女儿家,她委婉劝说在荣国府不必拘泥,却不好明说,于是送来了一本《白虎通义》,所料不错,里面有暗示。
李征翻开,果然找到一处折页,正是《三纲六纪》篇,讲的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和“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
元春之意便是,敦煌郡王虽客居荣国府,但自古以来君为臣纲,贾氏一族唯恐不尽心尽力,若大王分外见外,却是荣国府没了礼仪。
当然,这不免也有劝学之意:“肃藩与皇室,既是君臣之纲、敦煌郡王按照辈分也是皇帝从子,须时常瞻仰天家才是。”
李征面露笑容,别人不解其意,抱琴却隐隐看懂了。
待李征赞许“大小姐之言,金玉之言,片刻抱琴送一份礼,只说是谢仪”。
抱琴喜悦,心下暗忖道:“不亏姑娘说他‘是个读书种子’,这是个知心的。”
王熙凤就有点不高兴,一路过来她打听过,只有老太太叮嘱了,元春也没说什么。
这怎么就一本破书,还“金玉良言”了呢?
好在李征念她费心,也吩咐鸳鸯:“后头又送来些洗漱品,给二少太太院里送些。”
这下王熙凤才高兴,见竟有琉璃瓶子装着洗头的,心疼的不行,你看那瓶子,收腰的多好看啊,若是用来装什么,必定晶莹剔透好看。
她哪里知道在现代,这种罐头瓶子消费者要骂商家黑心。
就那么点瓶子中间收的那么细,你少给我多少罐头呢?
“大王,这好闻得很,我看几个丫头子用过的,可比西洋胰子好多了,哪里来的?”王熙凤大着胆子问。
她一辈子就是秉承着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有好的就要问否则一晚上睡不着。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