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皇城。

德阳殿!

庆隆帝熬了一整夜批阅奏折,不曾想一早上就被贾元春的话给惊得一身冷汗。

心中余怒未消。

来到德阳殿。

庆隆帝强忍着疲倦还有怒火,低声喝道:

“今日是正月的第一场大朝会!”

“诸位爱卿有何要紧之事,速速呈报上来!”

话音方落。

只见丞相冯桀第一个迫不及待地站出来,朗声说道:

“启禀陛下!”

“去年北方三州之地全部干旱,各地几乎是颗粒无收,仅青、冀二州之地,忍受饥饿的难民就超过了一百二十余万人。”

“另南方几州郡县纷纷上报!”

“潘阳湖、秦淮湖今年陆续结冰上冻,已然是数十年未曾出现过的状况,当地百姓人心惶惶,当地官吏请求陛下能够开坛祭祀,向上天祈福消灭灾祸。”

另外一边。

辛弃疾也是上前接着说道:

“启禀陛下!”

“今年江淮一带倒寒春严重,多处果苗、早茶全部冻死!江州官员上报,今年送往皇宫的贡茶、贡酒应该会大大折损。”

轰的一声!

庆隆帝熬了一整夜,本就是脑袋瓜子乱哄哄的。

此时闻言。

不由得想到了早上贾元春所说的托梦之事。

“一百多万难民?”

庆隆帝已经被这个数字给震惊到了,这哪里是一百万的难民啊,分明就是一百万的农民起义军啊!

“今年的冬天是不是格外长久,而且酷寒干旱?”

庆隆帝的一句话。

顿时引得满朝文武连连附和。

“去年秋天的寒潮就来得格外早!”

“今年迟迟不见南方的新燕飞回来。”

“潘阳湖多少年都没有结冰了!”

“去年江淮一带连续遭遇三次冰雹,大批庄稼都被损毁!”

“难道是什么不祥的征兆?”

“黄河之水也临近枯竭了!”

“这样下去,不要说今年的早茶果树了,甚至于连田里庄稼都要遭殃了!”

庆隆帝闻言只觉得心里七上八下的。

本来古人就讲究迷信。

尤其是上位者。

自古以来都认为是“君权神授”,对于天神鬼怪的说法更是深信不疑。

“难道皇爷爷托梦给贤德妃,是为了提醒朕,大乾朝国运不稳了?”

“皇爷爷预言之事,全都是应验了!”

“难不成是皇爷爷显灵了?”

庆隆帝逐渐沉默下来。

随后朝着堂下的文武百官质问道:

“不曾想今年大乾境内天灾不断,既然如此,诸位爱卿以为如何才能够避免这些灾害?”

百官议论。

冯桀则是自信满满道:

“启禀陛下!”

“正所谓天随人愿,国运恒通;天不作美,国运蹇塞!如今天不作美,乃是国运不顺,上天责备!”

“陛下只需要勤开祭祀,不仅要提高祭祀的次数,而且还要扩大祭祀的规模和延长祭祀的天数!向上天祈祷保佑,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上苍见陛下如此心诚,必然大受感动!则佑大乾今年境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按照规矩。

只要向上天祈福了。

那肯定就能安抚民心草草了事。

庆隆帝也正要觉得是这个道理的时候。

“荒谬!”

辛弃疾突然站出来,大声怒斥道:

“丞相此言完全就是一派胡言!”

“《荀子·天论》中所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上天的运行都是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圣君尧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暴君桀就灭亡!”

“陛下就算再如何贤明,诚心欺负,上天的运行规律也不会有变化!”

冯桀却是立马恼羞成怒,当即反驳起来。

“依照辛大人所言,难道我们满朝文武还有陛下,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天灾发生吗?”

“辛大人这是视民间百姓疾苦为无物啊!”

“好一个冷酷漠然的铁石心肠之人!”

稍作停顿。

辛弃疾却是凝声道:

“丞相此言差矣,休要扭曲事实!”

“荀子言: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

“往往事在人为!”

“只要各地重视农业还有天灾的防护,再想办法节约支出,便能够使百姓吃饱喝足!”

“一味地将所有希望都寄托于上天,那和坐以待毙,混吃等死有什么区别?”

“可莫要学那敷衍塞责,随意糊弄陛下还有百姓!”

冯桀被怼得老脸一红。

远不如辛弃疾言辞犀利。

庆隆帝也是微微颔首,沉声道:

“爱卿所言有理!”

“只举行祭祀活动是解决不了北方一百多万饥民问题的,如今已到了燃眉之急的时刻,务必要抓紧时间想出具体的对策和办法!”

“事在人为,绝不能坐以待毙!”

说到这里。

冯桀眼珠子一转,阴阳怪气道:

“辛大人貌似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既然辛大人以为事在人为,那请问具体该如何实施?”

辛弃疾一时默然回答不上来。

冯桀立即乘胜追击。

“说得轻巧,谁不会说?做起来可就难了!”

满朝文武窃窃私语。

却都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件事。

庆隆帝接连质问,文武百官却都没什么主意,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实施下去。

庆隆帝眼珠子一转,朝贾瑛问道。

“大将军可有什么办法?”

众人齐刷刷地看向贾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