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6月13日,洛阳城,南宫嘉德殿
我在嘉德殿的偏殿里陪了刘洪和曹操他们三天,等他们基本上轨后,我就要和张仲景开始讨论医馆的事情。
蹇硕今天来禀报,何进和卢植带着董卓已经过了黄河。
这样四方军区也算全部步入正轨,不用我再过多关注。
刘虞已经赶到函谷关,直接拿着我下拨的1亿钱开工。
他在关城附近招募劳动力,工钱开到了每个月300钱。
在马腾的配合下,凉州牧张则整编职业更卒的工作也很顺利,今年应该能完成两万凉州兵的指标任务。
以粮换马的事情,得等到粮仓建后之后才能推行。
朱儁在大谷关最终只整编了不到八千的南军,轩辕关和伊阙已经暂时性关闭,各留了五百兵马作为日常守卫。
自此南军彻底消失,正式成为南方军区的在编军队。
孙坚前后花了快一个月才赶到大谷关与朱儁汇合。
他从长沙郡过来,一路经过武陵郡、南郡、江夏郡、南阳郡,每个郡都征调两千以上的优质服役兵,其中在南阳郡就征调了五千优质服役兵,合计征调一万五千服役兵来到大谷关。
各郡优秀服役兵的数量还是太少,没能完成两万的任务。
朱儁和孙坚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训练好这两万多的兵马,在七月之前挑选出最精锐的6000兵马交给十常侍当亲卫。
虽然不亲近十常侍,但是他们的安全很重要,关乎教育。
朱儁还得配合张让他们对河南郡其他8县的佣农进行整编。
这次整编过程也会继续择优征兵,等十常侍带走六千精锐后,南方军区必须保证有两万以上的正式军队。
明年6月,就要开始以部为单位派驻各郡。
皇甫嵩的修路大业已经在收尾阶段,七月就要试运行。
他那里先后调往洛阳城两千羽林新军,只剩下三千北军轻骑和五千重甲步兵,利用马超带过来的一千凉州战马,又整编出一千的北军铁骑,剩下四千重甲步兵。
在修路的过程,皇甫嵩逐渐整编出7000名优质的凉州兵,已经开始按照精兵标准训练这些凉州兵,只要等装备和战马到位,就能混合成一万五千的北方军区精锐。
我也让蹇硕去清单过洛阳武库的存货。
东汉一百多年的积累还是有一定底蕴的,武库里的轻装皮甲有三万多套,重装铁甲有一万多套。
搭配刀剑、弓箭等各式武器,还能整编出五万精兵。
目前主要缺的就是战马,驽马是出不了精锐部队的。
这些装备我交代蹇硕,只要四方军区需要,一定要及时送过去,尚方那边必须全力生产,只要有钱,生产就别停。
卢植那边的情况是最复杂的。
他上个月率领一万北军铁骑赶往河东郡征召董卓入京。
最终成功在河东郡的治所安邑县找到了董卓。
卢植这么大阵仗,自然是被董卓派出的哨骑提前发现。
董卓屯兵河东郡,之前一直只有时任大将军何进的口谕。
现在他还没有去就任并州牧,自然是不想去边郡趟浑水。
并州北部和幽州西部,连年受鲜卑袭扰,民不聊生。
幽州以东,是东夷诸国,以耕种定居为主。
汉武帝灭朝鲜后,东夷诸国开始每年都有朝贡,哪怕偶有战乱,基本能维持边郡的安稳,保证幽州的粮食安全。
并州以北和幽州以西是内蒙古大草原,游牧民族为主。
匈奴和东胡是北方游牧民族最主要的两支,在商周时期便已存在,匈奴源自蒙古高原,东胡源自东北地区。
西汉初,匈奴在冒顿手上达到鼎盛,还干掉了东胡王。
东胡自此分裂为鲜卑和乌丸。
汉武帝时期,匈奴在卫青、霍去病的持续打击下,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内附于汉。
东汉初期,窦宪在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北匈奴从此西遁大漠,自此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和窦宪的“燕然勒功”成了历代名将最高荣誉的代称。
北匈奴西迁后,乌丸和鲜卑强大起来,占据了匈奴故地。
东汉末年,檀石槐统一鲜卑,建立王庭,不断向南掠夺。
公元181年檀石槐死后,鲜卑又开始重新分裂。
幽州西部与鲜卑东部接壤,主要部落首领是素利。
鲜卑东部与乌丸接壤,他们之间世代争夺阴山山脉的水草资源,乌丸臣服大汉,自然成为抵抗在幽州西部的屏障。
鲜卑西部是檀石槐本部,部众最多,檀石槐死后分裂为靠近幽州的轲比能、并州雁门附近的步度根和并州朔方附近的扶罗韩,步度根和扶罗韩都是檀石槐的亲孙子。
并州北四郡定居的南匈奴依附东汉,原本是抵抗鲜卑的屏障,但南匈奴刚发生内讧,左贤王於夫罗即位后,根本控制不住局面,烽烟四起,无法抵挡鲜卑的入境。
东汉13州目前就属并州最乱,董卓根本就不想当并州牧。
他只想静静的呆在河东郡等待时机。
现在看到大批军队,董卓第一时间就命令手下的三千凉州铁骑进驻安邑郡城,完全封闭城门。
卢植在城下宣读圣旨后,董卓是非常不愿意去洛阳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