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长时间没联系了,怕贸贸然上门被拒绝,就拉着梁左一起过来,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嘛。
“嘿,我能考上那都是多亏了王澍。”王硕话里带着几分得意,却没直接替王澍答应下来,“所以这事儿,你得自个儿问他。”
“没错。”梁左接过话茬,语气里满是敬佩,“他是我们这一届燕京市的高考状元,在学校专业课成绩据说也一直名列前茅。”
郑小龙听了这话,眼睛都亮了,连忙看向王澍,那眼神里满是求救的信号。
王澍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显得有点儿局促,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郑小龙乐得像个孩子,梁左也松了口气,随后便起身告辞离开。
王澍本想留他吃个早饭,但知道两人都已经吃过,也就没再强求。
留下来的郑小龙,也没闲着,趁着王澍他们用早饭的功夫,帮着打扫起了院子。
可能是觉得既然王澍答应帮他补课,他也得表示表示,不是?
这就是他那种“我虽然数学不行,但我手艺活儿还行”的态度。
你看,这院子被他一打扫,是不是干净多了?
这小子,倒也实在。
早饭过后,王硕和史佚生带着江文江武两兄弟照旧去了人艺,看看排练的进展如何。
而王澍则留在家中,开始辅导郑小龙的功课。
说是辅导,王澍其实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用起了后世的常规办法——题海战术。
他自己写的题目记得比自己名字还清楚,虽然和现在的考试大纲不是完全对上号,但也差不多。
毕竟后世基础教育发展已经挺成熟了,基本上都已经系统化,教起来人来还是相对比较轻松的。
他给郑小龙出了一套题,结果嘛,100分满分的试卷,郑小龙勉强挤出20多分。
王澍看了成绩,心想:“这得从头来过。”
于是,他开始一点一滴地给郑小龙补起了基础,连带着史岚也叫过来一起听。
反正,教一个和教两个,累的是同一张嘴。
史岚那小丫头,听说能跟着王澍学习,乐得屁颠屁颠的。
她坐在书桌前,眼睛亮得跟灯泡似的,听得那叫一个认真。
王澍看着窗外的晨雾,心里想着郑小龙那张忧心忡忡的脸。
郑小龙的眼神里,除了高考的紧张,还有为了这一天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在这场知识的较量中,每一分都像是金子一样珍贵,而他只能从满分中挤出那么一点点。
王澍深吸了一口气,打破了房间的宁静:“小龙哥,咱们从最基础的开始吧。数学,就像爬山,每一步都得踏实,不能有半点马虎。”
由于家里条件有限,没有黑板,王澍就拿出一本新笔记本,翻到第一页,笔尖在纸上飞舞,画出一个个数字和符号。
郑小龙盯着那些符号,眼神里闪烁着渴望和专注,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王澍教数学就像讲故事一样,每个公式、每个定理,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仿佛每个符号背后都藏着一段传奇。
他不只是在教数学,更像是在带郑小龙穿越到那些公式定理诞生的年代。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晨光偷偷摸摸地爬进屋里,斜斜地打在书桌上,金色的阳光和墨黑的字迹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
王澍时不时地抛出一个问题,然后又布置几个练习,让郑小龙去试试。
郑小龙答错了,王澍就耐心地纠正,像个老好人一样,一遍又一遍地解释,直到郑小龙能自己找到答案。
虽然郑小龙的数学基础差得可以,但他学得认真,每次错了都当成是挖到宝了,反复琢磨,直到能熟练地做出来。
王澍慢慢发现了郑小龙的问题——他对数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得太肤浅,公式定理对他来说,不过是一堆死记硬背的东西。
于是,王澍开始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数学:“你看,这个函数,就像是菜市场的菜价,随着季节变化而上上下下,这才是函数的真谛。”
他用最通俗的话,把那些高深莫测的数学概念和郑小龙熟悉的日常生活扯上了关系,让数学学习变得不再那么枯燥。
时间一天天过去,郑小龙也渐渐地有了进步,开始能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题目。
虽然速度还跟不上,但至少正确率上来了。
王澍看着郑小龙一点点进步,心里也暗自高兴:“小龙哥,你现在能自己做题了,咱们接下来得加快速度,多做题。”
王澍在那儿给郑小龙补数学,史岚也在一旁,认真得像个小大人。
她虽然刚读高中,但也跟着一起学,听得津津有味。
王澍讲得头头是道,史岚就像个小学生一样,一边听一边点头,偶尔还插上一两句:“哦,原来是这样啊!”她那认真的样子,连郑小龙看了都觉得有点压力。
王澍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想:“这不挺好的吗?一个愿教,一个愿学,史岚这小丫头,说不定将来也是个数学小能手呢。”
他们三个人,就这样在晨光里,一道数学题一道数学题地,慢慢攀登着知识的高峰。
王澍的教学,郑小龙的努力,史岚的好奇心,三者结合在一起,仿佛就是最好的学习氛围。
“小龙哥,史岚,咱们今天的目标是把这些基础题目都做一遍,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些更难的题。”
王澍一边说,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今天的学习计划。
郑小龙这家伙,为了高考,搬到了王澍家里,开始了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生活。
他在书桌前坐得比佛还要久,笔尖在纸上跳来跳去,就像在跳迪斯科一样,一页页的练习题就像他的战利品。
王澍不光教他数学,连语文政治地理历史都包了,因为高考不是单打独斗,是个全能选手的较量。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