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月,见过家国的兴衰,见过人生的起伏,更见过诗人的风流时光。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谁写出这样的诗?
就是人称“小李杜”的杜牧。
杜牧是官三代,他的爷爷还是宰相,可以想见,杜牧少年时期是有一肚子的宏图大志的。
但少年往往无定性,还容易被现实中的小小波折打击。
杜牧26岁中了进士之后,同年又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这之后,他开始了长达年的幕僚生涯,其间分别先入江西观察使幕,后转淮南节度使幕,然后又入观察使幕,杜牧分别身在洪州、宣州、扬州。
这等小官杜牧不太看得上,也是应付了事。不但如此,他还觉得是朝廷没有人尽其才,让他空有大志无处施展。
恰巧,怀才不遇的天才文人,遇上了扬州。于是,一段放浪风流的生活开始了。
在扬州,杜牧过的是优哉游哉的生活,一方面是潦倒江湖,以酒为伴,一方面是秦楼楚馆,美女娇娃,其实质是放浪形骸之外的状态。
杜牧的才子气质在这里彻底养成,但也因此消耗掉了杜牧最美好的青年时光。
十年之后,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的杜牧已经外放为黄州刺史,成了有实权的地方长官,他写了一首诗纪念自己年轻时的放浪生活,诗名《遣怀》,全诗如上。
杜牧这次是怎么来到扬州的呢?要问他,他肯定会说,反正不是他主动来的,他是被动的。
大和七年(833年),大唐前宰相牛僧孺(779-848)出任淮南节度使(治所扬州),他不仅与杜牧相识,更欣赏杜牧才华,便以淮南节度使之名征召杜牧。于是,杜牧来到了扬州,先任节度推官(负责案件讼诉的小官),后任节度掌书记(类似现代的机要秘书)。
扬州不愧江淮繁华之地。
扬州,从当年隋炀帝为观赏琼花而修了那条大运河开始,就成了“烟花繁盛地,温柔富贵乡”的纸醉金迷场,就成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锦绣繁盛地。骚人墨客为扬州写就了无数的名诗佳赋。
《太平广记》载:九里三十步的长街(杜牧诗言“春风十里”,已近写实),娼楼林立。每到傍晚,万盏红纱灯齐明,辉煌的灯火照亮整个天空。珠翠满身的妓女,摩肩接踵,挤塞路口,远远望去,宛如仙境。
比杜牧早些年,诗人张祜来过扬州,目睹此景,禁不住赞叹道:“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纵游淮南》)
初到扬州的杜牧,而立刚过。精力充沛的杜牧,每天工作一结束,便去长街消磨。当然,每次出门,杜牧都会避开牛僧孺的视线。毕竟公职人员经常去那种地方,影响不好。古代也不行。
杜牧当时有多疯狂,后来的事情给出总结。
大和九年(835年)年初或年中,杜牧被朝廷任命为监察御史。
杜牧赴长安任职前,牛僧孺在节度使府中为杜牧设宴饯行,并告诫他说:“以你通达处事的气概,一定能走上坦途。然而,你风流不羁的性情,却让我忧虑,或许也会对你的身体有所伤害。”
杜牧连忙分辨道:“所幸我平常能检点自己的行为,还不至于让您担忧吧。”
牛僧孺闻言,笑而不答,让侍从拿来一只小书箱,在杜牧面前打开,里边全是街头巡卒关于杜牧行踪的密报,多达一百几十张。
上面都这样写着:“某晚,杜书记去某家,没有不安全情况。”“某晚,在某家赴宴,情况与上次一样。”
杜牧看罢,惭愧不已。
原来,牛僧孺发现杜牧总是流连娼楼妓馆,心想,文人嘛很正常。他既不想扫杜牧的兴,又担心他出事,便专门派出三十名士卒,改换服装,悄悄跟在他身后,暗中保护,以防不测。如此两年下来,杜牧竟全然不觉。
(二)
如果因为《遣怀》,便以为杜牧只是一个沉缅酒色、胸无大志的花花公子,那就太冤枉诗人。
如果我们读过杜牧的《阿房宫赋》、《过骊山》、《感怀诗》、《史将军二首》以及《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等诗文,就会发现他其实更是一个忧国忧民、志向远大的热血男儿。
杜牧不仅文学才华出众,政治才华也相当出色。杜牧十多岁时,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读书之余,他开始关心军事,曾专门研究过孙子,写下十三篇《孙子》注解。二十五岁时,杜牧写下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
然而,晚唐牛李党争、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杜牧纵有报国之心,亦难有所作为。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不过是用放浪形骸的表象,掩饰了杜牧孤独苦闷的内心。
繁华富庶的扬州,不仅吸引商贾富豪,更吸引像杜牧一般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他们纷纷慕名而来,或寄情山水,或寻访友人,或为功名拜谒诸侯。
我们后世人要感谢的是,他们也写下大量咏吟扬州的优美诗篇。
据《扬州历代诗词》所载,仅唐代便有158位诗人共计430多首咏吟扬州的诗篇,其中着名诗人有骆宾王、张若虚、孟浩然、王昌龄、李白、高适、刘长卿、韦应物、孟郊、卢仝、张籍、刘禹锡、白居易、李绅、徐凝、张祜、杜牧、温庭筠、皮日休、韦庄等几十位。
杜牧应是咏吟扬州最多的唐代诗人,他至少为扬州写下《扬州三首》、《题扬州禅智寺》、《将赴宣州留题扬州禅智寺》、《寄扬州韩绰判官》、《赠别二首》、《遣怀》、《隋苑》、《隋宫春》等十多首诗作。
我们如今依然耳熟能详的还有: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三)
大才子杜牧在扬州放浪形骸,不仅仅是因为官场不如意,也不仅仅是扬州的“勾引”。
一度爱而不能的心死,才是主因。
杜牧的这段故事,昭然于千年之后。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着杜牧仅存的书法墨迹——《张好好诗》卷。它也是稀见的唐代名人书法作品之一。
该卷书用麻纸,制作相当精细。书用硬毫,笔法劲健,颇多叉笔,这些都是唐代书法的用纸、笔法的特点。
《宣和书谱》一书评杜牧书法:“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是说作者诗文、书法有统一的风格。
卷前有宋徽宗赵佶书签“唐杜牧张好好诗”,并钤有宋徽宗的诸玺印,保存着当时内府装潢式样。
该卷先后递藏于宋贾似道、明项元汴、张孝思、清梁清标等人,乾隆年间入藏内府。
情深不寿。这件宝物也难免命运多舛。
1912年,清廷退位,但仍居紫禁城。1924年,逊帝溥仪将此卷在内的众多墨宝带出宫外。伪满洲国时期,诗卷被藏在长春伪满皇宫小白楼。
抗战胜利前夕,溥仪仓皇出逃,这卷宝物被一名伪军士兵窃取后埋藏在地下,生出霉斑,破坏严重。
也许是卷中深情护佑,此宝命不该绝。
1950年,琉璃厂的靳伯声先生在东北购得到此宝。曾有“民国四公子”之称的张伯驹先生得知后,为免国宝流失海外,急托人追寻,最终以5000元重金购回。他为此身负重债,但也不觉苦。
自此,张先生对这件宝贝爱不释手,在很长时间里,他每晚睡觉都将该诗卷置于枕边同眠,还自称“好好先生”。
1956年,张伯驹先生毅然将《张好好诗》卷连同晋陆机《平复帖》等共八件国宝捐赠给新中国。张先生谢绝了所有奖金,仅兴高采烈地收下了一纸政府签发的褒奖状。至此,珍贵文物重为故宫博物院收藏。
一卷有情诗,几多世间缘。
千年前,张好好遇人不淑,饱经磨难。千年后,张伯驹先生坚持只求国宝“永存吾土,世传有绪”的信念,献宝新中国,正是经他之手从此免去宝物颠沛流离之苦。
这份为国献宝的深情,必将与“家国离乱无良缘”的道理一起传诸后世。
国宝的意义不待缀言,而诗中张好好的故事自让人唏嘘。
自唐大和二年(828年)十月,尚书右丞沈传师外放为江西观察使,后转任宣歙观察使。杜牧就一直跟随沈传师身边,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做了五年幕僚。
沈杜二家本为世交,沈传师年少时就为杜牧祖父杜佑所器重,他对才华横溢的杜牧自然格外关照。
唐朝官员可以挂着朝廷的官衔职位,然后去地方上工作,薪水还比朝廷给得高。
杜牧去了洪州之后做江西团练巡官,也是沈传师府上常客,经常去沈传师家吃饭。
沈传师是唐朝有名的书法家,也极为喜欢吟诗赏月这些风雅之事,两人是一拍即合。
一天,沈传师在赣江边的名阁滕王阁摆下筵席,邀请众幕僚谈诗论道。杜牧就坐在他的旁边。
一碧如染的赣江之畔,高倚入云的滕王阁中,这场“华筵”高朋满座。
“前些天,本官在民间寻得一乐女,人长得标致,歌声也婉转,今天诸位都在,就把她叫过来让各位开开眼。”沈传师对大家说。
说罢,高阁之上,一位少女在众女的的簇拥下,如众星捧月般,缓缓出现,轻轻踱步到阁楼中央。
只见她年约十二三岁,身穿翠绿衣裙,袅袅婷婷,就像飘曳着鲜亮尾羽的凤鸟;粉嫩脸庞充满了少女特有的青春活力,如一朵摇曳清波的红莲,含葩欲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