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窑再怎么注意,总有烟尘味道,在外城新建码头的远处,沿着河岸新平整了一块下风口的位置作为工厂的所在。
靠着王家的推荐,在淮南煤矿附近找了几个烧砖瓦的师傅。
砖瓦这种东西本身不太值钱,不是特殊的金砖石砖之类,都是就近取用。按照宋国的交通条件,超过一定的距离光是运输花费的精力和金钱都会大过制造成本。
因此,烧砖瓦的师傅也不怕培养出一个对手什么的,加上黑牛城的工钱高,这种名声远在淮南都有一些风声传开了。
工程部里的杨山在施工队伍里面把踏实肯干的李大石头选了出来,领了一队人马来建这个砖窑厂。
砖瓦工坊临近淮河取水方便,离着码头也不算远,石炭和粘土有了水泥路和铁皮车斗的加持,运输一块省了不少力气。
新建的码头区域就在黑牛城内城东边城墙外,淮河水从牛栏山山谷出来,到了这里已经是五百米宽的河面,水流速度和河水深度都比较不错。
位置偏僻了一点,河岸乱石陡峭了一点,对黑牛城来说却不是什么大事,花大力气用了几十吨的钢筋和大量特种速干水泥,终于把码头建了起来。
以白守良的眼光看来,效果差强人意,勉强算个村级的河运码头级别,对这个时代来说这就是相当不错的码头了。
能停个十来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有探入河里的廊桥,有方便转运的宽阔水泥路面,有专门配合铁皮车斗使用的旋转吊臂,甚至还预备了场地准备后期安装什么窄轨铁道和滚轮输送带。
听着每个字都明白,合起来就没人懂得是什么玩意了。
黑牛城太多的新鲜东西给施工队伍众人打了不错的预防针,听指挥干活按时发工钱就行,其他的,都是管事们操心的事情。
在白守良的计划中,烧煤一个是解决了能源问题,能为冬天储备取暖的物资,烧过的煤渣可以修建一些简易的道路,甚至混在黏土和水泥里还能做成砖块。
简直是一举多得。
有了砖就能建更多的房子,有了房子,就能吸引更多的人。
一串串东西联系起来,全都是壮大黑牛城的养分。
在外城建房简单,黑牛城外城大路修建的四通八达,将一块块荒地隔成了相差不大的方块,西北靠近城墙的是黑牛城的商行和众多自留产业。东面靠近河道码头区域,西南一面就是以供施工队伍歇脚生活的住宅区域。
黑牛城留够了备用的荒地,分区规划也利于人口管理。
人口多了也滋生出不少有意思的生意,有挑担卖货的货郎,有杀羊卖肉的肉铺,全都多了起来。
有些聪明人凭着建好的公路,用工地上淘换下来的橡胶车轮改装成了木制马车,四个轮子的木质车斗在水泥路上行走,要比骑马舒服多了。
能坐二十来个人的木质马车,通常都被相熟的施工队伍雇佣了,每天定点接送,闲时就按着固定的路线定时来回跑动,一趟每个乘客两个铜钱,省时省力。
一套最原始的公共交通竟然就这么快的出现在了黑牛城的地界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