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元正通过童生试后,为考中秀才,要拜访更高水平的老师,要买价格不菲的时文(学习资料)。短短几年,掏空了家底,还借了不少银子。
好在几年后,孟元正考中秀才,做了账房;孟秀梅也绣得一手好花。很快还清了外债。孟母也不必整日辛苦劳作,日子轻松很多。
只是排行老二的闺女,没有刺绣的天赋,在绣坊学了一月,并没有长进,后面也就没送去绣坊学绣活。
见孟母不想搭理她,也套不出什么话来,罗氏便自己去周围转悠。
先是去了厨房。罗氏把下巴抬起,端起长辈的架子,等着江姜主动与她打招呼。
谁知江姜连正眼都不给她。罗氏在心里骂了句“你个小蹄子算什么东西”。
再看江姜做面的步骤,实在太过简单,完全没有技巧。
案台上摆着几样小菜,也就是把大块的咸菜,切碎了,盛在大碗里。另有一个盆里,堆着几十个煎鸡蛋。
她十岁前就晓得如何煎鸡蛋,这有什么好稀奇的。
方才婆婆说她没有进项。若是像这般简单地煮煮面,一日能有二两银子,她也愿意抛头露面。
从厨房出来,罗氏穿过空空的堂屋,进了江启的居室,久久不出来。
孟氏觉得奇怪,便走过去,想看下罗氏究竟在做甚么。
罗氏指手划脚地说:“把木箱挨紧床,把木施(挂衣服的衣架)移过去,这样摆放,更宽敞了呢。”
“好好的,突然空出来一块做甚?不必了,就这样挺好。”孟氏觉得好笑,她家的家具摆放,也来指指点点,多事。
“江启的这间居室,蛮大的,够两个人住。”罗氏道。
孟氏环顾四周,由于没有多余的房屋做书房,江启的这间居室,不只是放了床、木箱和木施,还摆放了书架和书案,实在算不上宽敞。
照罗氏说的,把家具都紧挨着放,空出来的地方,也只够放一只木箱……
孟氏突然警惕,好端端地,往江启居室里塞一只放衣服的木箱,难不成罗氏想让孟学文(罗氏的小儿子)与江启同住?
孟学文比江启年长三岁,也在镇上的私塾上学,但不是与江启同一个私塾。
虽祖父和父亲都是秀才,但孟学文并不是读书的料,连考两次,连童生都没中。
两次没中,就考第三次第四次,直到考中为止。孟元正的意思,不指望孟学文中举人、进士,起码得中个秀才。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孟父深知吃不了读书的苦,就要吃劳动的苦。
家境一般的情况下,孟父坚持教三个儿女识字、算术。一家人克勤克俭,倒也培养出一个秀才(长子孟元正)一个绣女(小女孟秀梅)。
同样的,无论家境好坏,孟氏都会尽力供江启读书;让江姜江枝学绣活,将来有一技傍身。
实际上,原主绣法纯熟,擅长双面绣,单凭接绣活,就能养活自己。而江启,将来也要考上秀才才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